凡五卷。宋代陈舜俞着。书成于熙宁五年(1072)。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系有关庐山白莲社之净土教及著名禅寺、道观之地志。其中,卷一、卷二为叙山水篇、叙山北篇、叙山南篇,引用古记录说明地理形势、名胜旧迹、禅寺等;卷三为山行易览及十八贤传,标示里程,并记载东晋慧远、雷次宗等十八人之略传,为后世说慧远等十八贤者立白莲社弘传净土信仰之主要根据;卷四为古人留题篇,集记文人墨客有关此地之诗文;卷五则收集古人题名及有关庐山之碑文目录。p665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得在水中自在通行之微尘也。小于兔毛尘七分者。...又称侍真行者。为禅林职役名称之一。真,指祖师之真影。侍真,即是服职于真影堂之侍者;侍真行者则是职称低于侍真,...一义无碍智 二法无碍智 三辞无碍智 四乐说无碍智 次八变化而辩四无碍智者。菩萨若能现种种神通变化。则一切见者...(?~1146)南宋明州慈溪人。字无功。再举进士不第,布衣蔬食,遍参讲席,晚年专修念佛三昧。绍兴十六年,趺坐而化...发起菩提心而成立功德之意。安乐集卷上(大四七·一二中):“言易行道者,谓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起心立德,修诸...(杂名)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曰:河南少林寺后殿西壁前设供桌,供一石。高几二尺强,上下宽五七寸不等。即之一粗石,...又作盲禅者、暗禅比丘。系教家等禅宗以外之宗派者嘲讽禅家之语,尤指只执著于修禅定而不研究教法,闇于智解而又憍慢...(罗汉)Vajraputra,十六罗汉之一。译金刚。...【二十二根建立】 p0036 瑜伽五十七卷五页云:云何建立二十二根?谓能取境增上义故建立六根。安立家族相续不断...(术语)于住劫中人寿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年至人寿八万四千岁之间,谓之增劫。...亦名:受日法诸部不同 子题:受七夜法、七夜法、受三十九夜法、三十九夜法、雨安居、四分受日日没法谢、十诵受日夜...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落榜、失恋、失业现实中,你是否四处碰壁、伤痕累累?你是否时常怨恨、畏惧、沉沦? 先来看看这些人曾经有过的遭遇...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话说北宋的时候,杭州太守想要迎请一位苏州常住的法师,到杭州的承天寺,还有一个叫兴教寺...
【原文】 古谓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而佛言人命在于呼吸。夫分阴之中,有多呼吸,则我辈何止当...
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好坏,命运究竟能不能改变,有各种不同的观点。那究竟,人的命运能不能改变呢?如果能,又是什么因...
现代社会的人际网络愈来愈复杂,关系也愈来愈疏离淡泊,于是很多人都想远离尘嚣过隐居生活。但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单...
在佛教里经常说未弘佛法,先结人缘。只有把这人缘结好了,那弘法才会顺利。这个结缘非常重要,我也经常说,帮人家就...地藏菩萨的大悲、大愿,我相信,只要是佛门弟子,没有人不知道的。甚至地藏菩萨的名字,即使不是佛门弟子的教外人,...问: 佛家讲,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能学习佛法。 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所障。...
庐山记
【佛光大辞典】
上篇:庐山流 | 下篇:庐山莲宗宝鉴 |
(术语)赞叹袈裟德之偈文。出于善见论。度人而授袈裟时诵之。法苑珠林二十二曰:然后和尚为着袈裟,当正着时依善见...
水尘
真行
四无碍辩
王阗
起心立德
达摩面壁石
暗证禅师
伐阇罗弗多罗
二十二根建立
增劫
安居受日法诸部不同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勇敢面对人生,无论到遭遇什么困难

宋代高僧圆照宗本禅师

爱惜每一分的光阴

有什么因素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呢

【推荐】「怨憎会」与「爱别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