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根本律云:时摩竭陀憍萨罗二国中间大旷野处,有五百群贼杀害商旅,由斯两界人行路绝。时影胜王闻知已,命大将往彼屏除群贼。其将至彼,方便降伏,群贼求哀请活。大将愍之,慈心向彼,即于二界中间筑一新城,总集诸人共住于此,从斯已后,名旷野城。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烦恼障】 又作惑障。指妨碍菩提之道,而使无法证得涅槃的烦恼而言。此与所知障并称为二障。《成唯识论》卷九谓,...为佛制五种净食之一。即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火烧煮,熟而后食之,称火净食。[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六、大明三藏法...衣指出家人的袈裟,法指正法,内传法以印证宗门的佛心宗旨,外传衣以表示师承的信实无虚。...(一)密教祈念不动使者之法。修此法时,本尊现身为僮仆,奉侍于行者,能昼夜拥护行者,使其菩提成满。[不动使者陀罗...子题:一钵他半、半钵他、下钵 资持记·释钵器篇:“钵他即梵国量名。准下 一钵他半 ,为周一斗,即唐三升三合强;...二入之一。“行入”之对称。即深信凡圣一如之理而不疑。据楞伽师资记菩提达摩章载,理入,谓藉教悟宗,深信众生凡圣...(真言)即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十八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二曰:此言土地者,即坚...(术语)攀缘境界之事物而思想也。归敬仪下曰:想倒空时,缘念斯绝。...【引摄不善】 p0377 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引摄不善?谓行身语意诸恶行已;于恶趣善趣,引摄不爱果异熟,或引或满。...【医方明论四种相转】 p1421 瑜伽三十八卷八页云:医方明论、四种相转。一者、显示病体善巧相,二者、显示病因善巧...清代罗振玉等辑刊。包括尚书顾命、沙州志、西州志、五天竺国记、温泉铭、沙州文录、别本心经、五台山赞、老子化胡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养问题。从出世法来说,它是一个了生死、出轮回的重要修持法门...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生也得到安乐。有人问,佛教徒真的知道快乐的秘诀?是的,我们...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小和尚),二、沙弥尼(小尼姑),三、式叉摩罗(学戒女),四、比丘...
俗话说酒能乱性,酒后无德,酒精能麻痹人的大脑,让人无法控制自己,做出种种失常的行为。醉酒其实是酒精中毒,重度...何谓积极?时时地生活于现在,不将生命的时光浪费在对于过去的骄傲与悔恨,也不将宝贵的生命消磨在对于未来的幻想与...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
六斋日是指每个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 十斋日是在六斋日的基础上,加上初一、十八、二十四...过去,佛陀住在摩偷罗国跋陀罗河边的伞盖庵罗树林中,不久前,舍利弗尊者与目连尊者才入涅槃。适逢十五日诵戒时,佛...
旷野城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旷劫 | 下篇:稳坐 |
【不避不平等故死】 p0338 瑜伽一卷十三页云:云何不避不平等故死?如世尊说:九因、九缘、未尽寿量而死。何等为九...
烦恼障
火净食
衣法
不动使者法
钵他
理入
安土地真言
缘念
引摄不善
医方明论四种相转
敦煌石室遗书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
佛教徒快乐的秘诀
明旸法师:出家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经常喝酒带来的危害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观》

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