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攀缘境界之事物而思想也。归敬仪下曰:“想倒空时,缘念斯绝。”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不空羂索神咒心经》一卷,唐玄奘译。显庆四年(659),在大慈恩寺弘法院译出(原经后序为显庆二年五月旦日于大慈恩寺...【法身最初证得】 p0764 摄论三卷十五页云:复次云何如是法身最初证得?谓缘总相大乘法境无分别智及后得智、五...(术语)瑜祇经金刚萨埵菩提心内作业灌顶悉地品之所明,即五种三昧耶中第五三昧耶五种灌顶中之以心灌顶也。...【无贪善根】 p1062 集异门论三卷七页云:无贪善根者:无贪云何?答:谓于欲境,诸不贪,不等贪,不执藏,不防护,...指大法会行道之时,手执香炉,行于导师前之小僧之职称。又作定者沙弥、善财童子。又因其定座于导师之下,故又有“定...【资具变异无常之性】 p1245 瑜伽三十四卷十页云:云何观察资具变异无常之性?谓观见彼、未造已造,成满破坏,前后...(譬喻)譬逆缘即顺缘也。大方等如来秘密藏经下曰:迦叶!假有人天坠堕于地,堕大地已,还依大地而得起住。如是!迦...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术语)离烦恼曰寂,绝苦患云静,即涅槃之理也。华严经一曰:观寂静法,灭诸痴闇。毗婆尸佛经下曰:调御大丈夫,导...(名数)释三十唯识颂之十大论师也。...佛经旨微趣深,事广寄远,故解说佛教术语与佛教文化之辞典的编纂,乃事属必要。作为佛教辞典之先驱,计有:(一)将名...普门品(日诵式版本)...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一、瞋恚,横于自他,而生恼害;二、我慢,于诸僧宝,而生轻忽;三、懈怠,于诸妙法,...中国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思想,它提出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祸福相依」,就是人生有它福乐的一面...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供养。我们读大乘经的时候要供养,不是你供养很多了,一支香也...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大乘佛法,所以这个往生善知识,他就是被大乘佛法所熏习,自然地就会为这个恶人宣说大乘的十二部经...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 如果有众生不孝顺父母,就是日常生活不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恩德,不...
死想第一 (人死时心脏和呼吸均告停止,其状可畏) 有爱皆归尽,此身宁久长? 替他空堕泪,谁解反思量? 所爱竟长别...
关于弥勒佛的一些情况,北传的四部《阿含经》中,除了《增一阿含经》谈得比较具体,其他三部经典要么是没有记载,要...
(第一讲) 前言: 佛法的流传,主要是要有人来讲,有人来弘,这样才能使佛法的正义在这个世间,让更多的有缘能够得...
缘念
【佛学大辞典】
上篇:缘成 | 下篇:缘事 |
【他所讥嫌过失】 p0488 瑜伽九十九卷三页云:若非亲属苾刍尼所,受衣、与衣。或共彼等、独在一处。或复非时。诸苾...
不空羂索神咒心经
法身最初证得
内作业灌顶
无贪善根
定者
资具变异无常之性
因地倒者还因地起
诸有
寂静
十论匠
佛教辞典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有三种障碍,会破坏菩提心
净界法师: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

背了二三十年的佛经,究竟叫你干什么呢

念佛是除业障最好的方法

【推荐】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不净观颂

弥勒菩萨下生后的世界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