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比丘犯淫等四重罪者。是为边罪。此人罪重,为佛法边外之人,更不堪重入净戒之海也。行事钞上三曰:“边罪难者,谓先受其戒,毁破重禁,舍戒还来欲更受具。此人罪重,名佛法边外之人,不堪重入净戒海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突入王宫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突入王宫戒八十一。王者自在,情多奢纵,染乐不期,义须观...菩萨修行所得之三昧。盖地之为德,博厚平静,无物不载;生育滋长,不自为功;包含摄受,周无量;于净于秽,皆无爱...(术语)巴Mānatta,又作摩那垛,译曰悦意。比丘犯僧残罪,行忏悔,得依忏悔洗除罪,自喜使众僧悦也。又为僧中治罚...有三种:(一)梵语 jīva。产于印度。(二)梵语 jīvaka。印度所传八种要药之一。(三)学名 Ruta。即芸香。产于南欧,...(术语)谓先进先达之人。临济录曰:自古先辈,到处人不信,被递出,始知是贵。...圆通的见解。见解圆通的人,知见超脱,称性而谈,于理无所执著。宗门行人,重在明心见性,而教下行人,即重在大开圆...别受,“通受”之对称,即指仅受摄律仪戒之一分,而不通于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受此戒时,须具足十师(三师七证)并...(地名)传灯录五,六祖章曰:仪凤元年,届南海,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讲涅槃经。师寓止廊庑间,暮夜风飏刹幡,闻二僧...【识有六种】 p1434 成唯识论五卷十页云:论曰:次中思量能变识后,应辩了境能变识相。此识差别、总有六种。随六根...(动物)Kruca,又作拘嘘安遮。帝释鹊之一种,又青庄之一种。见大集经三,梵本阿弥陀经。大威德陀罗尼七作榖禄鸟。...(名数)梵语之名词。曰苏漫多声Subanta(Sup+anta)。此苏漫多声,有八种之语格,称为八啭声。一曰体声,又名泛说...佛说疗痔病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印光大师校印本)...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答: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有一个青年,二十岁的时候,就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了。 他到了阎王爷的面前,阎王从生死簿上查出,这个青年应该有六...父母不亲谁是亲,不敬父母敬何人 千两黄金万两银,有钱难买父母身 活着不尽儿女孝,死后排场瞎胡闹 在生之时不孝顺...
孝道在我们中国固有文化中,是极为重视的一种德行,所谓:百行孝为先。 但现今社会,儿女长大后,有能力的都离家自...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鲜桃,他挑着桃儿乐滋滋地往回赶。路过李家庄时,大弟子内急,...
翠岩可真禅师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经参访过慈明禅师,因到金銮结夏安居,与善侍者结为好友。翠岩禅师年轻时经...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 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
问: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慧律法师答: 念佛三昧就是理一心三昧,还有事相的三昧。也就是说,我今天不管我道理懂不...
边罪
【佛学大辞典】
上篇:边界 | 下篇:边际 |
指外道所修之观行。相善之义有二种,即:(一)相似之义。外道所修之六行观,似佛教菩萨之观法,然似是而非,故其观行...
入王宫门戒制意
十种得地三昧
摩那埵
耆婆草
先辈
圆解
别受菩萨僧
风幡
识有六种
拘仑阇
八啭声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带业往生释疑
千两黄金的福报
劝孝歌

报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

【推荐】恶要原谅,善要引导

翠岩禅师《警僧铭》对僧人的告诫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