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于所信之如来,表归命敬礼之序文也。谓经论释之初,归命大智海毗卢遮那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等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所以如来不受请者,多论五意:一、为入寂室故,二、为诸天说法故,三、看病比丘故,四、为结...指菩萨于十地所修之十波罗蜜多行。修行须具四弘誓愿,故称愿行。(参阅“十波罗蜜”449) p427...(杂语)禅院浴室安跋陀婆罗像者,据以水因证圆通之故事。楞严经五曰:跋罗婆罗,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梵名 Trij?ikā-vijapti-bhāsya。意译三十了别释。又称唯识三十颂释论。印度安慧造。解释世亲所著之唯识三十论颂。...小乘行人修四念处时,每作一观,都并作其余三观,如观身不净时,并观此身是苦、无常、无我是。...位于安徽太湖县。相传晋代佛图澄建寺于此,故有此名。寺前有两巨石对峙,上覆大石以为门,为出入必经之路。寺后有五...(术语)Vipaśyanā,又作毗钵舍那。译曰观,见,种种观察等。观见事理也。起信论元晓疏下曰:奢摩他,此云止。毗...【隐复】 p1405 瑜伽八十三卷八页云:言隐覆者:谓常隐覆自善法故。...(术语)如不动尊现忿怒威猛相之尊体为忿怒。又谓之明王。凡诸佛菩萨皆有二轮身,一正法轮身,由所修之行愿所报得之...(术语)行事钞上三曰:善见云:佛度五比丘已,有三衣、钵盂、坐具、漉水袋、针线、斧子八事随身。...禅林用语。原指野狐之精魅能作变幻,以欺诳他人。比喻自称见性悟道而欺瞒他人者。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幽州谭空和尚章(...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
平心而论,每一个人的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要改变。他自己想要改变的因缘不成熟,佛陀都不能让他改变,不要...
在西方传播学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学者把电视观众称为沙发上的土豆,因为电视观众就是坐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看着方盒...人生无常,把握当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有一对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却各有不同的理想;当父母过世后,...
法师省己之训 《法炬陀罗尼法师品》云:夫法师者,常应慈愍,爱语谦下。若怀嫉妒,心存胜负,获大重罪。慈心说法,...龙王伊罗卡帕塔,在迦叶佛时,虽然是一位比丘,却不够理智,念念不忘犯过的错误,所以投胎成龙。他有一位极端美丽的...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来,开一个无遮大会。就是一点儿没有遮盖,各述己见,直接痛快...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佛说八大人觉经》 这是修布施平等...安详,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得到幸福,从内心里头要有【安详】两个字。要能够...
归敬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归敬 | 下篇:黠慧 |
指菩萨之自性行、愿性行、顺性行、转性行等四种修行。(一)自性行,谓诸菩萨之本性贤良质直,敬爱父母师长,行种种善...
佛不受请意
十地愿行
浴室安贤护菩萨像
唯识三十颂释
总相念处
佛图寺
毗婆舍那
隐复
忿怒
八事随身
野狐精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我们什么时候因为别人而改变过

信息时代的修行违缘
没空的哥哥

莲池大师:僧训日纪
龙王和他的女儿
棒喝透出华严五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