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行人修四念处时,每作一观,都并作其余三观,如观身不净时,并观此身是苦、无常、无我是。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谓阿弥陀佛名号之德,能破众生之无明,满足众生之愿望。[往生论卷下] p4236...【乘事变异无常之性】 p0946 瑜伽三十四卷九页云:云何观察乘事变异无常之性?谓于一时,见种种乘,新妙庄严,...【最极究竟解脱无上住乐】 p1157 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二页云:最极究竟解脱无上住乐者;谓如前说三最胜乐。非据受乐,...【无明依七事起】 p1079 瑜伽五十五卷九页云:无明依七事起。一、世事。二、世间安立事。三、运转事。四、最胜事。...(杂名)以大藏经译为满州文字之馆也。啸亭续录一曰:乾隆壬辰,上以大藏佛经,有天竺番字、汉文、蒙古,诸翻译。然...(传说)华严经随好品,说地狱中一有情由前生见闻华严经之功力,在地狱为佛光所照,直生兜率天而满足十地之行,得成...即送亡者至葬场。又作送葬、津送。有关送亡之情形,敕修百丈清规卷六送亡章所举甚详。一般用于送亡最常见之葬法为土...(名数)八宗之中,俱舍宗为小乘之有宗,成实宗为小乘之空宗,法相宗为大乘之有宗,三论宗为大乘之空宗。...参禅参到进退维谷处,请人代下一语,以为拨转,而得转身自在,乃至于转迷为悟。...(名数)菩萨之受生有五种:一、息苦生,亦名除灾生,如为大鱼等于饥世救苦,于海中救苦等。二、随类生,随一切众生...(术语)佛之说法,契当众生之根机而使之得益也。有部毗奈耶十九曰:为说当机微妙之法。...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问: 何为忏悔。 答: 于三宝前发露已罪,痛责悔改,哀求证明,决不复作也。 问: 或云悔过能消灭从前罪过,信乎。...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我闻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得二随顺、四不...
在日常生活和影视剧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么意思?放下屠刀就真的能...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大道晓在目...可怜人、同情人、原谅人、爱护人、关怀人等,都可以算是慈悲精神的表现。慈悲的主要目的是心中无敌,无敌就是心中没...
无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别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这生死是从哪来的?今生是从前世来的,前世还有前前世,不断地朝前...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有一次佛陀带领一千多位比丘出去游化,他们走到象头山。象头山留有佛陀许多的回忆,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的景象,佛...
总相念处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总相戒 | 下篇:总相三宝 |
(杂语)于迹中开因而合果,合习果报果为三法妙也。于本中合因而开果,开习果,出报果,明本国土妙也。又于迹中,委...
破闇满愿
乘事变异无常之性
最极究竟解脱无上住乐
无明依七事起
清字经馆
地狱天子
送亡
空有二宗
转语
五生
当机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忏悔常识问答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吗

志公禅师:十四科颂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

你从什么地方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