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陀罗尼名。译曰白伞盖。喻如来藏性,清净无染,覆一切有情也。见名义集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因刀之一击,而截断有无之识见;比喻不顾情实之断然态度,又喻禅机之活用。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大四...比喻实际修行之助益。如贫穷之人徒有数邻人珍宝之喜,于己却无半钱之实;以此比喻闻如来之圣教而不切实力行者,则于...凡十五卷。清代刘名芳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宝华山位于江苏句容,相传为梁代宝志禅师道场,因年代久远而...【大地法】 又称遍大地法。指与一切心相应俱起的十种心识作用。这是俱舍宗七十五法中心所有法的一部分。即:一、受...亦名:受斋日当习五念 子题:念佛、念法、念众、念僧、念戒、念天 资持记·释导俗篇:“斋经,彼云,受斋之日,当习...(术语)使人为凡夫之本性,指所谓见惑之烦恼种子而言。唯识一曰:于三界见所断种未永害位,假立非得,名异生性。于...【八种着】 p0069 瑜伽八十四卷七页云:此中著者:谓八种着。于非有中,作愁忧着。于现在世所摄有中,有五种着。一...指正传之宗旨。即自释尊以来代代正传之佛法。据传法正宗记卷一释迦如来传载,正宗,乃圣人密相传受者,不可得知其处...【舍言】 p0972 瑜伽十五卷十七页云:舍言者:谓立论者、以十三种词、谢对论者,舍所言论。何等名为十三种词?谓立...【滋润遍滋润充满遍充满适悦遍适悦】 p1253 法蕴足论七卷五页云:滋润遍滋润充满遍充满适悦遍适悦者:谓卽于自四大...又名修惑,三惑之一,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之五烦恼是。思惑的品数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一地...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净土十疑论...(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信息越来越碎片化 我最近频繁地被很多人问到一个问题。他们问:师父,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心静下来?你们有这个问题吗...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
(原载于《法音》杂志2002年第11期) 界诠法师,1959年出生于福建省福鼎市一个乡村的佛教家庭。1978年高中毕业后,...我说我回到美国,回到台湾,却不知道向何处是回?又向何处是去?应该回到哪个地方?又去到哪个地方?因为我原来是从...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人都挤得水泻不通,故信徒间就有人提议,要建一座较宽敞的讲堂...
我现在发现,我们同学说起来比我说得好,也都说得头头是道的。但行起来呢,却是打问号的。为什么今天在上课的时候回...
萨恒多般怛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萨多般那求诃 | 下篇:萨迦耶见 |
即大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于“因位”为法藏菩萨时,所发之四十八种誓愿。又作四十八本愿、六八弘愿、六八越世本愿...
一刀两段
半钱
宝华山志
大地法
斋日当习五念
异生性
八种着
正宗
舍言
滋润遍滋润充满遍充满适悦遍适悦
思惑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心静下来
有好的心态才能得到快乐
印光大师嘉言录--赞净土超胜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法音》杂志专访界诠法师
圣严法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把「谢谢」带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