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禅宗住持之诲示,谓之因缘。开示后,对之大展三拜或九拜,谓之。谢因缘。见象器笺十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白遍处】 p0518 集异门论二十卷六页云:问;白遍处定、加行云何?修观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证入白遍处定?答:初...(术语)方便智与般若慧也,证实理曰般若慧,通权谋之智曰方便智。往生论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陀罗尼门】 p0828 显扬三卷五页云:陀罗尼门者:谓诸菩萨,无量陀罗尼门。广说如经。若欲略说陀罗尼相者;谓...(杂名)译曰锥。慧琳音义三十六曰:那辣遮,金刚锥之梵名也,铁柄锥也。...以行法为生功德善根之所依处,然或缘邪见、或依恶缘,其行法有不为功德善根之所依止者,共有十种,称十无依行。又作...【无热】 p1044 瑜伽八十三卷八页云:言无热者:谓正远离自苦边故。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无热者:离烦恼故。...(杂名)寺中积金钱贷与他人,使生利息,以供三宝之用者。释氏要览曰:寺院长生钱。律云无尽财。盖子母展转无尽故。...乃于一日间,持守八关斋戒,精进修行之谓。 p27...行,躬行;履,践履。即指日常之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以至喝茶吃饭、屙屎送尿等一切行为进退。丛林于二月九日、八月...梵语 anta-grāha-drsti,巴利语 anta-ggāhikā。执着片面极端之见解。略称边见。为十随眠之一,五见之一。有二种...(异类)Pacālacaṇḍa,又曰般遮罗旃陀。夜叉名。译曰五可畏,五处。大孔雀王咒经上曰:般遮罗旃陀,梁言五可畏。...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印光大师校印本)...任又可称为忍,就是负责、担任、忍辱负重。 对待别人好,对方不一定会感谢你,得到的回馈很可能是恩将仇报,但是念...各地纷纷出土佛舍利,这是当今中国佛教界的一种重要现象,我认为佛舍利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的意义。 首先,舍利...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心即是佛一语,是禅宗的根本,无论讲到何...
说起感应来,我还亲眼看到几件观音菩萨显灵的事,这里不妨给大家说一说。 一九二九年,沈阳海城县,虎獐屯,有一位...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难忘、难堪的四次教训。曾国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给弟弟呢...
已上所举话头工夫动静节次,与初机入道四众安顿手脚处一一具陈,向下正与学人论根本始末来源去就。 何为根本?以五...
我们的五蕴身心世界本来是五种功能,就是一个色受想行识,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按照唯识学的说法叫做依他起性,它没...
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以必须在兵荒马乱、内忧外患的临终时刻,找一个让心最容易安住...
谢因缘
【佛学大辞典】
上篇:谤法阐提 | 下篇:谢戒 |
意谓人人心中皆具佛性,只要从吾人的心灵下功夫,就可以成就佛道。...
白遍处
方便般若
陀罗尼门
那辣遮
十无依行
无热
无尽财
一日斋
行履
边执见
般遮罗犍荼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圣严法师:哪怕任怨任劳
佛舍利的丰富内涵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倓虚法师讲述观音菩萨显灵的故事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五蕴的可怕就是「变状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