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Udāyīn,又作乌陀夷,邬陀夷。人名。译曰出现。法华经义疏九曰:“优陀夷,亦乌陀夷,此云出也。”唯识述记七本曰:“邬陀夷,此名出现。日出时生,故以名也。”佛本行集经五十二优陀夷品曰:“长者优陀夷。”【又】(经名)出于顺正理论十二,依人而名经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有法于法全非四缘】 p0558 俱舍论七卷五页云:颇有法于法全非四缘不?有。谓自性于自性。于他性亦有。谓有为...【自性常住为因不应道理】 p0603 显扬十四卷十九页云:复次执有自性常住为因,不应道理。何以故?颂曰:自性变...【由此差别】 p0523 瑜伽八十六卷十五页云:由此差别者:谓由贪瞋痴所染污心,令彼差别。...(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健陀国王,感牛语而信佛。佛因说往因。...(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州庐陵(江西吉安)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为唐宋八大...【七种精进清净相】 p0063 瑜伽七十八卷十一页云:若诸菩萨,通达精进平等之性,不由勇猛勤精进故;自举陵他。...(杂名)Śāla,娑罗树之华叶也。释氏要览下曰:用白纸作娑罗华八树以簇绳床,表双林之相。...谓通达宇宙万物之真理而无壅塞。亦即穷尽诸法实相之当体而全然通达无碍。又体达之“体”,即通达之意;或谓“体”为...俱生见惑、推理见惑、发得见惑。俱生见惑是与生俱来的见惑;推理见惑是在遇到某种事情时由推理而生的见惑;发得见惑...(杂语)谓色身之相貌现于外而可见者。华严经一曰:无边色相,圆满光明。...修五停心观之阶位。为七方便之第一位。于此阶位修不净、慈悲、缘起、界分别、数息等观,调和多贪、多散等心,次第进...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
昨天有人问:请问师父个问题,我一个同事也学佛,说几天前带着孩子去亲戚家,孩子4岁,刚好亲戚家出殡,孩子回来后...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怎么啦?老和尚问。写不好。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
老死。老死为身心演变之必然结果。未来之世,既然受生,则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而与之俱来。 所以你一旦投胎,你...虚老是湖南省湘乡人氏,俗姓箫,父玉堂公,曾任福建省泉州府知府之职,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年逾四十,膝下无子。夫...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 这个地方要注意了...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仿佛一切都在变,但无论时空如何变化,赏善罚恶的因果规律总是亘古不变。下面我讲几件发生在我...
1)你要想幸福,学佛听闻正法是唯一的一条路。世间再没有比佛法讲得更彻底、更圆满,更能够带给人类幸福、解脱的真...
我们一般人很难被劝谏,活在自己的妄想很麻烦,你对一个人讲话他听不进去的,因为他根本不管你要讲什么,他只相信心...
优陀夷
【佛学大辞典】
上篇:优婆憍舍罗 | 下篇:劝导第一 |
圣教量者,谓不违二量之教,此云何?谓所有教现量比量皆不相违决无移转定可信受,故名圣教量。...
有法于法全非四缘
自性常住为因不应道理
由此差别
健陀国王经
欧阳修
七种精进清净相
娑罗华
体达
三种见惑
色相
五停心位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推荐】佛法看身体健康的原因
天地就是禅院

不受后有,它的下手处有两个
难行能行的虚云老和尚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几位亲人的善恶现世报

100个记住--慧律法师法语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