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薄拘罗经曰:“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以来八十年,未曾忆畜沙弥,未曾忆为白衣说法,乃至四旬颂亦不为说。”分别功德论四曰:“阿难问薄拘罗,何以不为人说法耶?为无四辩为乏智慧而不说法乎?答曰:我于四辩捷疾之智非为不足,唯自乐静,不喜愦闹,故不说法耳。”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无量义经曰:以诸众生等性欲不同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显真实。佛成道后四十余年说种种之法,投种...【乐果】 涅槃之妙体,离一切生灭,谓之乐;此妙乐为菩提所得之果,故称乐果。《观经玄义》曰︰‘开示长劫之苦因,...【无住处涅槃】 p1075 成唯识论十卷六页云:四、无住处涅槃。谓卽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术语)谓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念佛所摄之善根福德无量,尔余之万行,少善根少福德也。...戒本疏·四波罗夷法:“明妄语,本欲诳人生信,今结正时,但言了结,不待信者。……今言造业,各有所由。口造语业,...(术语)师父之戒敕。涅槃经二曰:今当真实教敕汝等。辅行一之一曰:受佛教敕,口诵法言。参同契曰:严父下令,教敕...【护月】 梵名 Candra-gupta。 又称月藏。为中印度那烂陀寺之沙门,与护法论师同代。生平事迹不详,尝造《辨中边论...脱离愚痴叫做明;离开贪爱叫做脱。...多闻比丘和寡浅比丘。多闻比丘是指闻诵经典虽多但是很少修行的比丘;寡浅比丘是指读诵经典虽少但是很注重修行的比丘...指有闲与无闲修习佛道之两种境地。闲又译作有暇,即有闲暇可修行佛道之处,如人道;不闲又译作无闲、无暇,即无暇修...(明王)五大明王之一。配于西方,本地为阿弥陀。三面六臂。乘大白牛。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降阎魔尊,六足尊等。...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略是这么三种关口: 对于破本参后,就是见性,但未了事。事虽然多,眼睛已经打开,不怕多,能了一件少一件。那么...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乃莲宗八祖是也,受邻人影响,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
我们来世间,不过是个过客,小住数十载就要回到老家。一切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我们可以如神仙般的逍遥自在享受一切,...
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实的劳动是禅,正确的进取是禅,正当的追求是禅 今天的人不是...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么容易,感应不上,也是往生不了的。怎么感应?就是深信切愿,一心念佛,才能感通得上。如果是...
相信了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他才会去执持啊!执就是执受;持就是不让它失去,就是牢牢的抓牢。但这个执持就是专念...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你看《金刚经》是怎么展开的?须菩提问佛: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就跟他讲了很多...佛法讲「正命」,所谓正命是指正当的工作、正当的职业。正当的职业必须符合几项基本条件: 第一,不可对人、对众生...
薄拘罗省事第一
【佛学大辞典】
上篇:薄拘罗不偃卧 | 下篇:长寿第一 |
(名数)一、财悭,吝惜财物,见诸穷困不肯惠施者。二、法悭,悭惜佛法,不肯教导他人者。见地持经三。【又】一、有...
未显真实
乐果
无住处涅槃
万行少善
妄语言了结犯不待信
教敕
护月
明脱
二种比丘
闲不闲
大威德明王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黄龙三关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我们来到世间,无非是个过客而已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

临终千钧一发之际,要帮助病人心无二念

相信了弥陀的功德,才能把名号执持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