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术语)云时之心也。云雨之时,人气郁翳,忧虑滋多,故常思虑苦乐而非心之晴者,名为云时之心。六十心之一。大日经...清代僧。湖南常德人。持戒习禅,真诚无伪。游参访道,至镇江凉篷山,见四面幽寂,乱冢垒垒,间有白骨狼藉。据住民所...【二十二根有漏无漏分别】 p0046 俱舍论三卷七页云:此二十二根中,几有漏,几无漏?颂曰:唯无漏,后三。有色...(术语)佛济度众生,应其机类而现诸种之身,满虚空身,丈六身等不定。...亦名:僧同犯疑罪发露白法、同犯疑罪发露白法、疑罪露法 子题:粥似正食、大重、忏重 随机羯磨·诸说戒法篇:“僧同...凡二十九卷或三十卷。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颂疏论本。又作俱舍论颂疏论本、俱舍颂疏、俱舍论颂疏、俱舍论颂释。略称颂...【一意识】 p0003 摄论二卷四页云:又于此中,有一类师,说一意识,彼彼依转,得彼彼名。如意思业,名身语业。...梵语 kapāla。指已烧土器之总称。即由粘土制成固定之形状后再加以烧焙者。瓦,除用于屋顶之外,还可制成有图纹浮雕...(物名)至宝之明镜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曰:若为求大智慧者,当于宝镜手。般若轨二十一种供物中第...(杂名)谓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之四日也。...【广大最胜】 p1324 辩中边论下卷三页云:此中广大最胜者:终不欣乐一切世间富乐自在。志高远故。...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佛说八大人觉经) 如果没有智慧的观照,我们会...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破除执着,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当我们...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黄檗禅师说的,前后四句,有二种意义...
现在我讲施心,能舍,舍什么呢?属于我自己拥有的、属于我自己的、让他人得快乐的都要舍。我前两天跟大家说,你家庭...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位住在纽约的友人邀请,到纽约做客。 当纽约友人引领着印第安...
少年顷刻老还衰,须信无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千万劫受轮回, 不存宝界华池想,争得刀山剑树摧。 但自净心...
问: 弟子这段时间虽然也在听闻佛法修行,但总感觉身心不自在,身上这痛那痛,毛病多多,不知是不是福力尽了的表现...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其中最难的是放下,大部分人一旦忧虑,就是时时担心...
乐果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乐果】涅槃之妙体,离一切生灭,谓之乐;此妙乐为菩提所得之果,故称乐果。《观经玄义》曰︰‘开示长劫之苦因,悟入永生之乐果。’
上篇:乐受 | 下篇:数 |
【具念】 p0823 瑜伽十八卷二页云:云何具念?谓依如是所得胜定,为断见断诸烦恼故;修四念住。卽以如是所修念...
云心
自明
二十二根有漏无漏分别
随类不定
说戒前僧同犯疑罪发露白法
俱舍论颂释疏
一意识
瓦
宝镜
五参日
广大最胜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永远布施欢喜心
你们专注的是钱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忧道业勿忧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