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智度论二十九曰:“如薄拘罗阿罗汉,以一呵梨勒果药布施,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受天人福乐,身常无病,末后身得阿罗汉道。”法华玄义曰:“自有人,从生无病,如薄拘罗。生来不识头痛,况余病。”中论疏十末曰:“如薄拘罗,云我年过八十,未曾头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谓独觉乘之人,独入于林中,见飞花落叶,感知世间无常之理,因而开悟。 p3997...巴利名 Rāmaa-nikāya。又称蓝曼匿派、蒙族派。为锡兰三大佛教派别之一,属南传上座部佛教。一八六四年自下缅甸传...指最佳味。往生要集卷中载,阿弥陀佛以饮食施与众生之故,遂得上味相;其舌下有二宝珠,流注甘露,滴舌根上,诸天世...禅林用语。喻指云门宗风之艰深玄奥,非寻常人所能理解。云门曲原为我国古乐曲之名,曲调艰深,歌者难咏唱,闻者亦难...【不相违因】 p0324 瑜伽五卷十二页云:依无障碍因依处,施设不相违因。所以者何?由欲系法将得生,若无障碍现前,...据翻译名义集卷六载,以观想之法,经由吾人之六种气息可治愈疾病。此六种气息即:吹、呼、嘻、呵、嘘、呬。此六气皆...【执受及非执受差别】 p1031 瑜伽六十六卷十页云:复次略由五相,建立执受诸法差别。何等为五?谓初唯色,说名执受...【业种子】 即是业果的种子,为‘名言种子’的对称。又称业习气、异熟习气、有支习气,略称业种。即第六识善恶思业...四无碍之一。谓知诸法之义,了了通达而无滞碍。大乘义章卷十一(大四四·六九一下):“知义无滞,名义无碍。” p5...弥迟伽,梵名 Mrttika。据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三转妙法轮品第三十七载,佛陀初成道时,欲往波罗[木*奈]城鹿野苑度化五...【教授与教诫差别】 p1014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五页云:问:教诫、教授、有何差别?答:遮无利益,故名教诫。与有利益...(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杨震是东汉名臣,以品德高尚被时人誉为关西孔子。汉末吏治腐败,众多王公大臣成了贪官,又将不义之财大言不惭传给下...摘自《佛说大灌顶神咒经》: 阿难又问佛言。若人命终送着山野造立坟塔。是人精魂在中与不? 佛言阿难是人精魂亦在亦...
堕畜生道,你也闻不到佛法。除非有大善根的堕到畜生道,才能闻到佛法。什么叫大善根呢? 我在鼓山求学的时候,住在...
我们对因果的态度,应该是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这称为观果知因。反省自己今生的果报中有哪些是满意的,你就可以...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的画师。 画师在另外一个国家工作了十二年,赚到三十两金子。...问: 听说佛祖的慈悲力量不可思议,怎样才能得到慈力加持呢。 方海权答: 我们一生行善积德,乃至修行。都希望自身...
承示近来做工夫,于本地渐有入处,欲得秘密一语,以为捷径。原夫此事本来无密不密,但在当人一念上做。即看话头一著...
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戏剧作家,被誉为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他不仅以剧作高产闻名,还因健康长寿备受关注,他高寿9...
薄拘罗无病
【佛学大辞典】
上篇:薄拘罗 | 下篇:薄拘罗不偃卧 |
凡十卷。北宋王古撰,元代管主八续集。略称法宝标目、标目。内容系就整部之大藏经,依卷帙之顺序,解说各经之大纲。...
飞花落叶
罗曼那派
上味
云门一曲
不相违因
六气
执受及非执受差别
业种子
义无碍
弥迟伽塔
教授与教诫差别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百喻经

传子以金不如传子以德
人埋葬后魂神是否还在坟墓中呢

这才是有大善根的畜生

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如何得到佛力加持

妄念纷纭只是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