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观者观照之义。吾人静止散乱粗动之心,则诸法之理,自得观照,谓之观。入于此观,谓之入观。多以为与入定同义。自心之寂静一边用之,名为定。自观照理一边用之,谓为观。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四大种与极微】 四大种之说,并不是佛教所创立的理论,印度古代哲学家,以地、水、火、风为宇宙的质料因。六派哲...全一卷。宋代施护译于太平兴国五年(980)之后。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经题“如意宝总持”为神咒之名。全经系...(术语)Arhat,佛十号之一。译曰应供。当受众生供养义。智度论二曰:阿罗诃,名应受供养,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动物)又作休留。枭鸱之类。画间不能见者。庄子秋水篇曰:鸱鸺,夜摄蚤察见毫末,昼出瞑目,而不见丘山。梵Ulūk...【九种无学圣者】 p0095 俱舍论二十五卷九页云:诸无学位补特伽罗,总有几种?由何差别?颂曰:七声闻二佛,差别由...(修法)或不动(中),军荼梨(东),金刚药叉(北),降三世(军荼梨之东),大威德(金刚药叉之西),或不动(中...(术语)三种般若之一。观照实相之理之智慧,即般若之身体也(般若译曰智慧)。肇论曰: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法藏...梵名 ?ataka。又作百诗章。为梵文文学中,由百首左右所组成之个人诗集形式,而非指特定之作品。其中,最著名者为七...(菩萨)在金刚界理趣会金刚萨埵之后。青色,两手持摩羯幢。又名爱金刚。...东晋僧。籍贯不详。誓弘教法,以慈忍济度众生,遍历全国,诲人不倦。东晋咸安二年(372),奉前秦苻坚之命,与使者...(术语)称毗卢遮那如来。大日经五曰:其中如来一切世尊最尊特身。...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试着心中不要讲话,你发觉你的心马上沉淀下来,这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因为我们的妄想活...
高峰自叙悟由,而曰:不信有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也。此语彼所自证,真实不虚,学道人所宜谛信。 且何名有心?...
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满足。而今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 一心念佛,诸...久远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很喜爱黄金的人。每天天色微亮,他就勤奋地到各处去工作赚钱,不敢稍有歇息,所有辛苦赚来...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
【原文】 古人大彻大悟,参学事毕,且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不惜口头生醭①。龙天推出,方乃为人。故辞法席②者,...
再看欻然,就是起火的助缘。当我们人寿越来越少,进入五浊恶世的时候,虽然我们五蕴含藏了烦恼业力,但是总有人去把...
我们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囚在监牢里,苦得了不得。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到清净安乐逍遥自在之家乡,何可怕...
入观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入诸佛境界庄严经 | 下篇:入嚩罗 |
梵语 pratyekabuddha-yāna。指到达缘觉果之法门,亦即指十二因缘之法。由此义,亦将缘觉之机类直接称为缘觉乘。又...
四大种与极微
如意宝总持王经
阿罗诃
鸺鹠
九种无学圣者
五大尊配置
观照般若
百颂诗集
爱乐金刚
顺道
一切世尊最尊特身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把妄想的道路切断

事怕有心人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体功德
守金不舍堕蛇身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学佛要先度己再度人

攀缘心是怎么生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