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失译人名。与佛说杂藏经一卷,佛说鬼问目连经一卷,皆为目连对于各种饿鬼一一说明其业因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何等永断离欲?谓永断地地诸烦恼已生厌背性。...(名数)眼等六根以譬狗等六畜也。杂阿含经四十三曰:譬如士夫游空宅中,得六种众生:一者得狗,即执其狗系着一处;...【烦恼自性】 p1192 瑜伽八卷一页云:烦恼自性者:谓若法生时,其相自然不寂静起。由彼起故;不寂静行、相续而转。...南朝梁代三论宗僧。又称止观诠。籍贯不详。梁武帝天监十一年(512),敕与僧怀、慧令等十人,往摄山止观寺,随从僧...(流派)律宗五部之一。昙无德比丘之部宗也,佛灭后百年优婆鞠多罗汉五弟子之一,于戒律藏建立一部,部名曰昙无德部...(术语)诸法即真如。万法唯一心之见解也。...【加行道】 p0525 瑜伽一百卷二十一页云:加行道者:谓为断惑,勤修加行。 二解 集论六卷一页云:何等加行道?谓有...(传说)五恶比丘各得石女之报者。止观一曰:如五扇提罗者,此发地狱心。同辅行曰:言扇提罗者。未曾有经下卷云:昔...梵名 Grdhrakūta,巴利名 Gijjha-kūta。又作祇阇崛山、耆阇多山、崛山。意译作灵鹫山、鹫头、灵山。位于中印度摩...(术语)周遍法界之大悲胎藏三昧也。大日经二曰:住法界胎藏三昧,从此定起,说入佛三昧耶持明。...(名数)出家人宜务之十三行法,乞食四法(住正戒,住正威仪,住正命,住正觉),威仪四法(依法,依时,依处,依次...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
如何正确认识善恶因果报应?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讲。 (一)善恶果报不相应和修行没有必然联系 人世间的道德应该...
爸爸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处境,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自己体会出来的滋味,和别人说给我们听的,实在不一样。譬如说许...好皮肤也靠吃出来。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刊出了皮肤科专家们总结的10种有益皮肤健康的食物。 1.长叶莴苣: ...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令诸众生不生忧苦。离毛竖畏。由此善根速得...
明代时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东门外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老大吕玉,老二吕宝,老三吕珍。吕玉家的儿子叫喜儿,六岁那一...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在叙述完自己的烦恼后都会羡慕地感叹一下:还是法师们清净。...
壹: 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居士答:您老但住,无需问价。 老和尚曰:看我福报能受得起...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是萌发理想的时代。历史上,大凡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追溯其少年时代的成...
饿鬼报应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师子国饿鬼 | 下篇:饿鬼爱 |
(譬喻)譬极可嫌者取之。行事钞标宗显德篇曰:萨遮尼犍云: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何况当得功德之身。无尽...
永断离欲
六众生
烦恼自性
僧诠
昙无德部
自性唯心
加行道
五扇提罗
耆阇崛山
法界胎藏三昧
十三事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善恶果报看似不相应的原因

【推荐】在富裕中亲尝贫困
10种有益皮肤健康的食物

远离杀生,能令你恶的果报消失

不贪非义之财,终感得一家骨肉团圆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