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出家人宜务之十三行法,乞食四法(住正戒,住正威仪,住正命,住正觉),威仪四法(依法,依时,依处,依次),离烦恼五事(离贪,离瞋,离取着,离粗犷,离憍慢)是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五灯会元:眉毛本无用,无渠底波俏。今人于事物之妍美可意。足以制胜擅场者,谓之波俏。亦作波峭。...(书名)指梵网经之下卷云梵网戒本,又云菩萨戒经。此中正说十重四十八轻之戒法。...(术语)约竖而谓为尽未来际。就横而谓为尽虚空界。显物之无际限,佛门之套语也。...指一种具有光泽之硬黄茧纸。又称藏经笺、金粟笺。为浙江海盐县古刹金粟寺书写藏经时所用之纸。据称该寺有藏经千轴,...即冥界与显界。冥界为死后之世界,显界为娑婆之世界。 p4057...【寂静苦】 p1017 杂集论六卷十页云:云何寂静苦?谓卽此已生顺解脱分善根者。决定趣向般涅槃故。...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宿房。原指日本高野山、比睿山参诣者所住之房舍,迄今仍沿用之。此外,僧侣自身之僧坊,及檀越(...(杂名)即铁围山也。铁性坚固,故云金刚。无量寿经下曰:金刚围山,须弥山王,大小诸山。...【毗舍浮】 翻遍一切自在。药王药上经云:庄严劫中,最后一佛。...(名数)智度论所说十六小地狱之八地狱也。...【生有二种业】 p0479 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生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名色六处触受,次第生起。二、与老死作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无量义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香板下面出祖师,哪个调皮就一香板。不听啊?以为我喜欢讲开示?我也跟你们讲了,我没这么多精神,讲一句算一句,这...如果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和别人较量的话,会是很痛苦的事。不管比高比低、比胜比败,一旦比较,一定会陷入痛苦中。 ...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时,便偷偷在心里发了一个愿,希望在十年之内布施一千万元。 当时这简直像是...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
我们对因果的态度,应该是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这称为观果知因。反省自己今生的果报中有哪些是满意的,你就可以...
念佛须念念在心,我们的念心,对阿弥陀佛的思念要好似形影相随伴,又好似针线密密织绣锦。一句接着一句,无有间歇。...
昔日,佛在毗耶离城庵罗树园说法,长者子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一同前往敬谒佛。宝积请佛为说诸菩萨净土之行,佛开示道:...
摩耶经云:释迦牟尼佛般涅槃时,居于忉利天的摩耶夫人现出五种衰变之相:一者,头上所戴花冠枯萎。二者,腋下出汗。...
十三事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三法师 | 下篇:十三资具 |
退失大乘而堕于二乘。(参阅“退大声闻”4333) p4333...
波俏
梵网戒本
尽虚空界
藏经纸
冥显两界
寂静苦
宿坊
金刚围山
毗舍浮
八炎火地狱
生有二种业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久参有禅,久住有缘
圣严法师《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较》
圣严法师:不知不觉布施了一千万

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