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律宗五部之一。昙无德比丘之部宗也,佛灭后百年优婆鞠多罗汉五弟子之一,于戒律藏建立一部,部名曰昙无德部。律名曰四分律。见昙摩鞠多条。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sādhu。译作善、善哉。为契合己意时所作之惊叹语。又为持戒作法、挨拶问答时所用之辞。[有部百一羯磨卷一、...(术语)是旧译之称。新译谓之贪瞋痴,三毒之烦恼也。涅槃经五曰:无量劫中,被淫怒痴烦恼毒箭,受大苦切。...集谛,指有关诸苦生起之真谛。法相宗就集谛所显具之遍计所执等三性而设之三说,即:(一)习气集,指遍计所执自性之习...性具是说性具善恶,一说性具十界,一说性具三千,是天台宗的理论。 性具的说法,创始于隋代智顗。他在《观音玄...【不害】 p0316 显扬一卷六页云:不害者:谓由不恼害诸有情故;悲哀恻怆,愍物为体。能断害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不...据善导之观念法门载,凡夫之机性有善性人、恶性人之别,善性人又分五种,即:(一)闻即舍恶行善之善人,(二)舍邪行正...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五分,亦得四揲大衣枕之。中含,多处文云,枕大衣,卧七条中。婆沙中,亦尔。” 资持记释...(人名)邓州丹霞山之天然禅师,嗣石头。初至江西,见马祖时,以两手拓幞头脚。马祖视之曰:南岳之石头是汝师也。遽...(术语)观真如无相之理,而除妄惑之禅定也。起信论曰: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明代人,字长庚。号方壶外史。聪慧绝伦,好读书,喜道术。道教之徒,称之为陆祖。撰述多达百种,其中楞严经约说、楞...亦名:辄取净施衣戒开缘、真实净不语取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真实施语主取;展转施者,随意取之...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自我的消融,是要从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如果连自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同他谈自我消融是毫无价...
据《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这样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有一个富家媳妇,因为经常被婆婆责骂,便赌...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
【原文】: 证心大德。问心要于予。予曰。心要莫若念佛。寿昌云。念佛心即是佛。盖现前一念之心。无性缘生。缘生无...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继降作,总由不知三世因果,唯欲自利,不顾杀生害命,以及害...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起大我慢,别人稍微看法跟他不一样的,就说别人是魔,好像不...
当我执笔写此文时,心中涌起无限的惭愧,我应该向诸佛菩萨忏悔;过去,每逢弘法讲演时,我很少讲说灵感的事迹;每在...
暑假里的一天,同事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女人。女人先是问路,接着便面露难色地说,自己是来杭州...
昙无德部
【佛学大辞典】
上篇:昙无谶 | 下篇:昙摩 |
(菩萨)又作萨陀波伦。菩萨名。译曰常啼。为求般若七日七夜啼哭。故名。...
娑度
淫怒痴
三集谛
性具
不害
五种善性
三衣枕卧
丹霞
真如三昧
陆西星
真净施主不知辄取衣戒开缘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佛遗教经
圣严法师:消融自我

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

念佛生净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议的圆顿法门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星云大师见闻的一则念佛感应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