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Nāgasena,菩萨名。即那先比丘也。佛灭后出世,立佛不说法之义。俱舍论三十曰:“若有大德,名曰龙军,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深密经疏一曰:“那伽犀那,此云龙军,即是旧翻三身轮主。彼说佛果唯有真如及真如智,无色声等尘相功德。”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真正究竟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杂名)经藏之异名。兜率天内院弥勒菩萨之处,收藏一切经,谓之天宫。佛灭后,法藏渐隐没于二处:一天宫,一龙宫。...(物名)帐形如覆斗。故以为名。汉刘熙逸雅六曰:帐张也,张施于床上也。小帐曰斗,形如覆斗也。佛本行集经十五曰:...(杂语)法华经妙音菩萨品说妙音菩萨现三十四身济度众生曰:妙音菩萨其身在此,而是菩萨现种种身,处处为诸众生说是...(故事)高齐僧稠禅师,以锡杖解两虎之斗。续高僧传十六(僧稠传)曰:后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前法,闻两虎交斗咆响...取相,谓取执于生死、涅槃、二边之相。故不知空法而妄取诸法相之惑,称为取相惑。通常指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据...指入禅定而身体久不移动,以致鸟误以为木,筑巢于其顶上。观音玄义记卷三(大三四·九○九下):“如尚阇梨得第四禅...谓次第观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真义。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有此一说,然俱舍论则略而不述。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三(大...根者,能生之义;人性有生善业或恶业之力,故称根性。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二之四(大四六·二○三下):“能生为根,数...羯磨疏·序:“学虽多位,诚戒居先。岂不以众善宏基,依因之所本也?”济缘记释云:“别明中,初科,上句蹑前三学,...【佛陀僧诃】 西域记云:唐言师子觉,无著弟子,密行莫测,高才有闻。二三贤哲,每相谓曰:凡修行业,愿觐慈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夫六道众生,无一不欲离苦得乐。尤以我人道欲求离苦之心更切,以其八苦交煎,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无论你学佛不学佛,踏入社会都要面对的谋生之道。我们在从事农业、工业、商业等等一切行业的...
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性感受。老子没有使用幸福的概念,但他认为,有一种合于天道、...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来福报转无量。(龙树菩萨说法要偈) 一、孝顺父母的意义 父母...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我们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是佛、法、僧三宝。我们平常一般讲信佛,就包括信法,信僧。 (...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你现在桌面上有一个苹果。这个苹果的义相,我们说它的功能,假设它是五分,我们从零到十,...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 一、诸行无常 行者,造作迁流义。此中言「诸行」者,泛指一切有...
汝妄想纷飞, 尚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 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 虽未得一心, 亦可往生。...
龙军
【佛学大辞典】
上篇:龙光王佛 | 下篇:龙河 |
(术语)开真实之知见,证悟菩提之道也。...
真觉
天宫宝藏
斗帐
现种种身
解虎锡
取相惑
顶巢
三义观
根性
戒为众善宏基依因所本
佛陀僧诃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想离苦必须念佛

但除其病,不除其法

老子论幸福
孝顺父母的方法与果报
净慧法师:正信学佛的四个核心

顺逆皆方便,存乎一心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