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中阿含第十三赖吒和罗经之别译也。记赖吒和罗之出家得道及为父母说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修法)爱染王之修法也。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瑜祇经爱染明王品详述其作法。...【第三静虑有五支】 p0969 瑜伽十一卷八页云:第三静虑、有五支。一、舍,二、念,三、正知,四、乐,五、心一境性...(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于其...【似法似义】 p0695 无性释六卷一页云:言似法者:谓契经等。如十地等。言似义者:谓彼所诠无我性等。...谓有一类。于授食时。索熟与生。索生与熟。索粗与细。索细与粗。与不平等。与不如法。于识不识。而与不与。于中数起...(术语)天人之果报尽,则现五衰之相,而退散于下界云。...随净土宗之盛行,由净土变相逐渐演变成阿弥陀佛来迎引接之动态图画。于敦煌等地可见其遗品。于日本,奈良时代即描绘...(术语)梵名奢摩他,Śamatha毗钵舍那Vipaś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于谛理不动也。此...谓人的寿命有一定之数。又作定命。人之寿命在增劫与减劫时有相当之不同,于增劫时,每百年增一岁,最长增至八万四千...【七界】 七界又称七心界、七识界。即十八界中,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外,再加上六根的意根。于十二处中...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其当体即空,故说色即是空。...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印光大师校印版本)...近日在智利南部的一个城市,一只德国牧羊犬上演了火海救子的一幕,这只狗妈妈冲进着火的房子里来回多次,连救5只幼...
有人问赵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问:我不是问这个道,我问的是大道。州云:大道通长安。问话的这位,...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以投生为人而修成正果。云何山鸡能投生为人?原来每当法智大师...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共性,但人们对于福的认识和态度,却有着高下之分天渊之别。现代商品社会以鼓动人们的消费需求来推...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归依三宝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得后世乐,更可以由此而得到涅盘寂静的究竟乐。综合起来,约有...
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 所以我们想了解阿赖耶识是怎样相续变化的...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优波尼沙陀过去的修学过程,刚开始佛陀教授他的是观...
赖吒和罗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赖吒啝罗 | 下篇:赖耶识 |
(杂语)郑康成礼注曰:素食平常之食。汉书霍光传曰:昌邑王典丧不素食。注云:素食,菜食无肉也。金史世宗纪曰:山...
爱染王法
第三静虑有五支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似法似义
抵突
衰没
来迎美术
止观
定寿
七界
色即是空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狗妈妈火海救子

古人用功不肯刹那离开工夫,故能当下悟道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佛陀的眼睛为什么往下垂

有五根,何等为五
圣严法师《皈依三宝的好处》

有情众生的生命为什么会相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