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秦罗什译。说灯指比丘在俗时,前后富福中间贫困之往昔宿因。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鸡足山之异名。为摩诃迦叶入定之山。[摩诃摩耶经卷下、玄应音义卷八](参阅“鸡足山”6642) p4184...【五事因非因等分别】 p0284 瑜伽七十二卷十三页云:问:如是五事,几因?几非因?答:四、是因。真如、非因。如因...梵语 upāsaka 之音译。又作优婆塞、乌婆塞、邬波索迦。意译近事男。为四部弟子之一,在家二众之一。乃亲近、供养三...小乘行者修三贤至四善根的暖位,已彻见四谛真理,更进而达顶位,须观四谛十六行相,每一谛皆有四种行相,要一一观之...(人名)Gautama Dharmajāna,瞿昙姓。法智名。梵名达磨阇那。元魏般若流支之长子,父子相承而习传译。见续高僧传...顺著恶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是。...(人名)Matisiṁha,比丘名。译曰师子慧。见求法高僧传上。...(人名)须曼为花名,此比丘前生以须曼花供养佛塔,依此因缘,耳上生须曼花,故名。智度论二十九曰:如须曼耳比丘,...(术语)佛灭后之比丘浴于如来白毫相之一分德而衣食有余云。佛藏经下曰:舍利弗,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大日经中,金刚萨埵发起之九句询问。即:(一)菩提心之生(体),(二) 菩提心之相(相),(三)心之续生(净心),(四...(流派)曹洞宗之一家也。对于济家之称。...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礼佛大忏悔文...问: 师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纲领中有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的要求,在清朝时又有百不管老婆婆成功往生的公案,请...工作中难免有顺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觉得挫折就是很大的打击。其实,如果没有逆境现前,一般人不容易成长...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这个外境是由业力变现的,你只要跟外境借来的所产生的力量,...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出自《佛说盂兰盆经》。 目犍连救母的故事: 目犍连尊者用天眼通,能够知道众...
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内外。如虚空的不动而遍一切处。所以话头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
有一个母亲她跟她女儿住在一起,那么这个女儿她领薪水了,她想要犒赏一下自己这个月的辛苦,她就到百货公司去买一个...
世间的众生,正当处在急难痛苦的时候,号叫父母,呼天唤地,却不知父母人王天王等,并不能救我的生死,断我的轮回,...
灯指因缘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灯指 | 下篇:灯菩萨 |
(术语)谓波罗蜜多之行法也。唯识论九曰:十胜行者,即是十种波罗蜜多。...
狼迹山
五事因非因等分别
伊蒲塞
四谛十六行相
瞿昙法智
恶道
摩底僧诃
须曼耳比丘
毫相一分
九句对问
洞家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敦伦尽分」与「百不管」该如何融会贯通
圣严法师:顺境与逆境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盂兰盆会的由来

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

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