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Matisiṁha,比丘名。译曰师子慧。见求法高僧传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原为佛世时王舍城中一长者之子,初生之日,其手一指放出大光明,故取名灯指。家业极富,然以逸乐豪奢,复遭群匪劫掠...【陀罗尼】 p0828 佛地经论五卷十五页云: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于一法中,持一切...(物名)别名观音签。于观音像前抽竹签以决吉凶也。佛祖统纪三十三曰:天竺百签,越圆通百三十签,以决吉凶,其应如...【利他中不欲行障】 p0704 成唯识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利乐有情事...【乞食有二】 p0227 瑜伽二十五卷十九页云:乞食有二。一、随得乞食。谓随往还家,随获随得而便受食。二、次第乞食...(术语)以香作佛形而烧之,谓之印佛。瑜伽行,舍遗之徒,有印佛读经之事。见真言修行颂二。...二种一阐提之略。即舍善根阐提与方便阐提。(一)舍善根阐提,谓起大邪见,断绝一切善根之极恶不成佛者。(二)方便阐提...(譬喻)智慧之流水也,智慧能洗烦恼之垢染,故譬之流水。贤愚经二曰:佛日初出,慧流肇润。...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未相应 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一)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之主要内容。即:(一)生苦,有五种,即:(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术语)犹豫不决之心也。有迷事迷理二者。迷事之疑,于见道断之,迷理之疑,至佛断之。...《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如何正确认识善恶因果报应?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讲。 (一)善恶果报不相应和修行没有必然联系 人世间的道德应该...
在波罗奈城有一位长者之子耶舍,非常聪明且富贵胜人,头戴天冠、身披璎珞,脚上穿着无价珠宝镶饰的鞋子。一晚,耶舍...
爸爸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处境,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自己体会出来的滋味,和别人说给我们听的,实在不一样。譬如说许...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谈到九品往生,其中上品上生的条件,是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解第一义。 解第一义就等于宗...
无著菩萨在印度的时候,修弥勒菩萨慈心观。他在山里坐了十年,专心修慈心观,对一切众生慈悲,修了十年,什么都没得...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这是子贡很得意地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是萌发理想的时代。历史上,大凡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追溯其少年时代的成...
六度者,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不得称为波罗蜜。而...
摩底僧诃
【佛学大辞典】
上篇:摩呬陀 | 下篇:摩迦 |
(物名)又作线香,仙香。杂抹众香加糊而作之。其炷烟长久,故称为仙香。亦曰长寿香。其制纤长如线,故曰线香。线又...
灯指比丘
陀罗尼
大士签
利他中不欲行障
乞食有二
印佛
二种阐提
慧流
相应未相应
八苦
义心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善恶果报看似不相应的原因

清净光明真富贵

【推荐】在富裕中亲尝贫困

上品上生的条件

佛菩萨天天都在跟前,是我们不能够理解

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

少年时代的玄奘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