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藏之一。十二部经中有曰优婆提舍者,译曰论议经。是佛自问答决择法相者。佛弟子及灭后诸菩萨等准之而聚集解释经义,论辨法相者,名为阿毗达磨藏,三藏之第三。盖阿毗达磨藏者,弟子之优婆提舍也。因为论藏。阿毗达磨有四名。优婆提舍,其一名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占筮之法。在密教中,行者观自心为月轮或莲花,于其上观 (a,阿)字,变阿字为如意宝珠,并使宝珠遍满法界,其中...(术语)消除经文之难义,解释义理之蕴结也。止观七曰:随语消释。...诵经礼忏之略称。诵经有种种功德,礼忏可消除罪业,故为佛教徒常见之修行方式。今谓出家人专以替信徒诵经礼忏为业者...【阿素洛】 p077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二卷十四页云:已说五趣一一差别;于彼中有阿素洛今当说。谓有余部、立阿...【舍楼伽】 此云藕根是也。...(公案)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见会元赵州章,无门关三十七则,从容录四十七则。...我国南朝梁时人。又作司马达、司马达止。于日本继体天皇十六年(522)至日本弘传佛法。住于大和(今之奈良)高市郡...谓欲界系。除诸见余结缚随眠随烦恼缠。...(名数)此有二种:一,于前之十六加庆友尊者为第十七,加宾头卢尊者为第十八。然庆友为难提蜜多罗之译名,即法住记...(术语)善恶美丑之现于身上者。又,身口所作之现于外者。毗尼义钞上之一曰:内德既异,外相亦异。...梵语 edamūka-sajgha。又作哑羊僧。指愚痴之僧。四种僧之一。哑羊,即譬喻至愚之人。据大智度论卷三载,虽不破戒,...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龙藏本)...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净土宗一般人的盲点在哪里?在第一个。我相信净土宗的人多少对今生的痛苦都有所体会。所以你说这个人会追求今生的五...
问: 请法师开示,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请问法师该怎么办呢? 容通法师答: 当然我们做什么事情都...
第六意识扮演的是我们所强调的受用缘起,它受用果报的时候是经过受、想、行、识四个阶段。我想这四个蕴,大家学过唯...
今天我们要说到中国的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知道苏州有一个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所以这两...
修道,那就是像一个人披上盔甲,上战场,一人和万人去作战啊,是要有一种慷慨,像荆轲去刺秦皇这样的一个风萧萧兮易...
缘影心就是指的第六意识,能够缘种种影像。缘就是靠六根去攀缘,眼睛能够看,耳朵能够听,鼻子能够嗅,舌头能够尝,...在日常生活中,环境是培养心性的重要条件,所以,每个人都要审慎地选择良好的环境去学习。凡事也要能「随遇而安」,...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舍利弗!彼佛出时,虽非恶世,以本愿故,说...
论藏
【佛学大辞典】
上篇:论鼓 | 下篇:论议 |
(人名)婆罗门名。请佛安居,废忘而不知佛至,如来于三月唯食马麦(引宝积经文毗兰多下),然智度论等谓之阿耆达婆...
占察
消释
经忏
阿素洛
舍楼伽
赵州柏树子
司马达等
欲取
十八罗汉
外相
哑羊僧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推荐】调整心态比你佛号数目更重要

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

你要用什么思想来面对果报

元代高僧天如惟则禅师

要有出离牢狱的心

【推荐】六根攀缘的种种境界都不是真实的
幼虎与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