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禅林之用语。接待住持私客之僧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俱舍界品曰:以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一、有见无见,二、有对无对,三、善恶无记之三性,四、欲色无色之三界...(名数)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也。是为退堕佛法海而不得再入僧从之重罪,故云堕。多论一曰:白四羯磨竟,已得具戒,...(杂语)喻佛法之涵盖一切也。华严经曰:不坏法云,遍覆一切。...云何离?谓离欲。亦名离。离恶不善法。亦名离。出家亦名离。色界善根。亦名离。初静虑亦名离。今此义中意。说初静虑...【能为救护】 p0894 瑜伽四十卷九页云:又诸菩萨、于遭怖畏诸有情类,能为救护。谓于种种禽兽、水火、贼、怨敌...(杂名)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第九,大毗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唐末五代诗僧。湖南益阳人,俗姓胡。自号衡岳沙门。幼于沩山同庆寺出家习学律仪,性喜吟咏,不求名利,后赴潭州石霜...一切见计,不出八种。兹明八不,则总破一切诸计也。 一、不生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后善】 p0879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后善者:谓极究竟离诸垢故;及一切究竟离欲为后边故。...自性住佛性、引出佛性、至得果佛性。自性住佛性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因为是自性,所以常住,三恶道的众生就只有这...(术语)死生为大于运命者。故曰大命。无量寿经下曰:大命将终,悔惧交至。...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居家,主要是针对在家居士,怎样建设佛化家庭。 居家者应该懂得治家之法,并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人是家庭的一个分子...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讲得太好了,心力...
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半满的米缸,白花花的大米太有诱惑力了,本想吃个大饱就走的老鼠...【印光大师云: 须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
阿赖耶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保存种子,第二个把种子成熟变成果报,这两个功能一定要记住:一个含藏一个异熟。因地上...
第三段就正式讲到他破妄显真,看到药的总相。看第三段,即味开悟。 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
前面我们谈到了禅宗的历代祖师,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那么,行解相应就可以做祖师吗? 行解相应的话,要...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历代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观止一词表...
请客侍者
【佛学大辞典】
上篇:请客头 | 下篇:请益 |
(人名)南泉之法嗣也。号招贤。三十二祖传曰:岑尝与仰山寂玩月次。寂曰:人人尽有这个,祇是用不得。岑曰:恰是倩...
二十二门
四堕
法云
离
能为救护
仪轨
齐己
八不
后善
三佛性
大命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在家居士如何充实精神生活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

追求名利的心永远都没有尽头
真能念佛,自得世间福报

阿赖耶识是如何变现出果报的

药王药上菩萨因尝药而开悟

一切业障皆由妄想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