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死生为大于运命者。故曰大命。无量寿经下曰:“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表无表业性界地差别】 p0795 俱舍论十三卷十三页云:已辩业门二三五别;此性界地差别云何?颂曰:无表记余三...(923~973)高丽华严宗僧。黄州荆岳人,俗姓边。少孤,貌丑而聪颖。十五岁,随堂兄释善均至复兴寺出家,礼识贤和尚...【正业】 p049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正业?世尊告曰:谓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术语)斥小乘之空法为邪见乘。止观七之四曰:乘邪见乘,入险恶道,是坏驴 耳。...【集类智】 谓观欲界集谛之后,复观上二界集谛,真智明发,是欲界集法智之流类,是名集类智。...(佛名)佛名。(毗婆尸)。【又】(术语)Vibhāṣā,又作鼻婆沙,鞞婆沙,毗颇沙。译曰广说,胜说,异说。俱舍光记...【三种受异熟业】 p0201 大毗婆沙论十九卷十六页云:复次有三种受异熟业。一、顺现法受业。二、顺次生受业。三、顺...(术语)福德之聚,广大如海。赞叹观音福德无量之语。法华经普门品曰: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术语)通释无著摄大乘论之教家也。...(术语)阿毗跋致,即不退之位地也。不退有三种四种之别,又虽依诸宗而位次不同,然常谓菩萨初地之位,即三不退中之...(名数)见道中之四谛智及法智比智六者,若法智比智历四谛,则为十六智,即见道之十六心也。仁王经上曰:有学六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净土十疑论...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当我看到水田边一片纯白的花,形似百合,却开得比百合花更繁盛,姿态非常优美,我当场就被那雄浑的美震慑了。 这是...
唐代相州(今河北邯郸)人源乾曜,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两度担任宰相。据说,其葬父之地是可出宰相的风水宝地,而这宝...
大家到东林寺参加昼夜经行,首先要遵守经行的秩序。经行中要听好法器,保持好前后约1.5尺的距离,做到音声齐整,避...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也莫说了生死的话。但只是持戒也不是容易事,因为不顺习气,...
因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转动,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别。这个地方有三段。 辛一、随自在者智转 得自在菩萨,由胜解...
要认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好像愈来愈不容易,有个女孩子与男朋友交往七年,在订婚那天,男友跑了,才发现他早就结过...从前有个人,赶了很远的路,又累又渴,正好看见一个木桶中有清亮净洁的流水,便俯身大喝特喝。 等到他喝够了,便拱...
所有的事,无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方面的,失败原因: 首先、在于最初选择的时候不理智,以下面四种方式而选择: 一,以...
大命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忍法界 | 下篇:大志焚身 |
(术语)忏悔罪为天台所立五悔之一,洗除已造之罪之唯一要法也。心地观经一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
表无表业性界地差别
均如
正业
邪见乘
集类智
毗婆沙
三种受异熟业
福聚海无量
通论家
不退地
六智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空心看世界

宝地谁人有福得而居之

如何顺利完成一昼夜经行念佛

学佛从受戒开始

为什么一切法没有真实相

不要被爱情冲昏了头
水别再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