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Kalasa,又作迦罗舍,羯攞赊。译云瓶,宝瓶,贤瓶。谓在大坛四方并中央之五个瓶也。于此盛五宝五谷五香五药二十种之香药,故名五瓶。见大日疏,苏悉地经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多诸黑子庄严身】 p0623 瑜伽八十四卷十页云:多诸黑子庄严身者:青黑杂黡,遍支体故。...【十种清净】 p0110 显扬六卷九页云:依清净者,谓十种清净。说清净有五。一、善说者说故。二、显了文句说故。三、...【无希】 p1042 瑜伽十七卷十一页云:云何无希?希、名希望。系心有在。彼不擎鼻,内怀贪愿,往趣居家。谓剎帝利大...悭结者,谓耽着利养于资生具其心吝惜,悭结所系故,爱重畜积不尊远离重畜积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烦恼好比种子,由烦恼而生的苦报好比是果实,断此能生苦报的烦恼,谓之子断。...又作挂香。即悬挂于僧房一隅以除臭气之香囊。四分律卷五十二(大二二·九五八中):“诸比丘患屋内臭。佛言:‘应洒...【寿随相续转】 p1270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八页云:寿当言随相续转?为一起便住耶?答:若欲界有情、不住无想灭...谓为耳识曾受曾了。名为已闻。彼无耳识曾受曾了。隐藏如是想忍见乐。言我已闻。如是名为不知言知。...(术语)一相者,众生之心体,诠一实之真如也,一味者,如来之教法,诠一实之理也。文句七上曰:一相者,众生之心。...庄严佛坛的法器道具,如花瓶香炉等是。...子题:七聚通本因、五篇唯果罪 戒本疏·七聚重轻:“今解云,古人以戒本罪相,文籍所收,云聚一处。今不存此,以名...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你听很多的经啊,你对事实上,你不能进入你的心,效果就不大,能进入你的心,一切都能转,信不信? 不信大家研究研...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还是很在意。我们会对某些人恨之入骨,其实这种恨是对自己的束...
真心跟妄心,我们凡夫是永远混在一起的。我们现在修行人的问题在哪里?有时候我们安住在真心,生起戒、定、慧的功德...
问: 人往生西方能预知自己临终年、月、日、时吗?在同修居士佛友中,女性人数占大多数,是否是菩萨格外青睐、成就...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念佛,不是昏沉,便是掉举,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如何对治? 大...
我们要谦下,实际谦下里面就包含着理解、包容、同情。我们同情一个人,就能让他一下;我们包容一个人,就可以退一下...
至于某某外道,所伪造之书,吾人只好任彼所为,各行各道。若与彼盲无目者辨别黑白,彼何能自知其非,反惹彼生谤讟(...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_abnuta)的意译,也叫四界,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印度古...
羯罗舍
【佛学大辞典】
上篇:羯阇尸利沙 | 下篇:羯鸡都 |
【五处决定应作】 p0281 显扬八卷九页云:定作者:谓诸菩萨、于五种处,决定应作。若不作者;必不堪任证于无上正等...
多诸黑子庄严身
十种清净
无希
悭结者
子断
悬香
寿随相续转
不知言知
一相一味
佛具
七聚义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这段障碍一过,真正的福德智慧就现前了

剔除自己心中的恨

如何判断真心与妄心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预知时间吗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一个人的道德很深,名声一定就会长久

狗要吃屎理他做甚,魔力强势不要争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