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有行于愿相应,乃至如所愿得果,谓之实愿。胜鬘经曰:“以此实愿安慰无量无边众生。”同宝窟上末曰:“此愿有行来应之,故名实愿也。又真实心起愿,故名实愿。又此愿实能利物,故名实愿。又此愿实能得果,故名实愿。”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梵语乌波你也Upādhyāya,教以道者之通称也。律中分得戒师与受业师之二。释氏要览上曰:师有二种:一亲教...(书名)三论宗所依之论藏也。一、中论,申明大乘中实之理。故名中论。龙树所造五百偈(实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术语)从死相而验知未来之果也。出瑜伽论。...用以譬喻物之黑。无量寿经卷上颂曰(大一二·二六七上):“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炎明,无与等者。日月摩尼,珠...【四种三摩地是四种顺决择分依止】 p0472 摄论二卷二十页云:于此悟入唯识性时,有四种三摩地;是四种顺决择分依止...(名数)又云七生。人界之七生与欲天之七生,合而云七有。故开之则为十四生,而各有中有生有,故为二十八有。预流果...遇久旱,举行祈愿降雨法会时所诵唱之疏。在祈雨法会期间,每日二次粥饭时,讽诵七遍大悲咒以祈求降雨。而法会之首日...(杂语)禅录之语。用心注意也。...即邪命;非法活命之谓。[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二](参阅“邪命”3033) p4231...十善者,即前一不杀生,乃至十不邪见。又一救护生命,乃至十正信因果是也。言三品者,即上中下三,与前十恶三品同。...【八非有想非无想论】 p0084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八页云:八非有想非无想论者:谓有色等四,有边等四。有色等四者:一...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
佛陀说,人生空幻如泡影。生命无常,什么时候会退出,谁也不知道;一生力争得来的物质、财产,到底有多少时间能享用...
佛教里有句常用的话:佛道未成,先结人缘。就是说,还没有成佛之前,要先把人缘结好了。为什么呢?佛法讲,如果你成...一天,佛陀开示定自在王:无量阿僧只劫以前,清净莲花目如来于世间弘法度众时,有一罗汉走在路上,遇到一位面容忧戚...
佛在楞严经中指出六道轮回中的众生:纯想即飞(生天),纯情即堕,情多想少要堕入三恶道,而人道则是处在情想均等的...
尝读十六观经云。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噫...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像洗掉,这样我就放心犯戒也没关系啊!只要再念佛洗掉就可以了...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若有至心听,常得无量乐。 受是偈已,即便还至彼病人家。善男子!我时虽复日日与三两肉,...
智者大师上天台山时,在天台山打坐,他也是有遇到魔境。遇到魔境他处理的办法也是一样,他安心空寂。观一切法空,魔...
实愿
【佛学大辞典】
上篇:实谛 | 下篇:寮元 |
(经名)常不轻菩萨品之略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之名。说不轻菩萨之行事者也。...
师
三论
验来果
聚墨
四种三摩地是四种顺决择分依止
七有
启建祈雨疏
看方便
破正命
三品十善
八非有想非无想论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一切都只在一念心

佛道未成,先结人缘
孝顺慈悲的光目

情重是堕三恶道之因

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一偈治病并能身相具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