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念佛往生弥陀净土之人,皆在莲华内而生,恰如母胎,故曰莲胎。莲宗宝鉴八曰:“当生净土,入彼莲胎,受诸快乐。”五会赞曰:“十念莲胎虽住劫,华开还得悟无生。”元照观经疏下曰:“当知今日想佛之心,相好果德,悉已具足。莲胎孕质,即是此心。果证菩提,不从他得矣。”小经闻持记曰:“一念神识,托彼莲胎。”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僧侣之相谓也。有二义:一谓参谒。言同事一师也。传灯录曰:仁慧大师上堂曰:我与释迦同参,汝道参什么人?...(杂语)凡有生者,不论在如何之境遇,不免生老病死,不悟之,而思惟永久不灭,执著于此世。是曰爱着生死。...亦名:简众是非、未受具戒者出 子题:得满数不应诃、不得满数应诃、不得满数不得诃、得满数亦得诃、满数 行事钞·通...凡三卷。宋代楚圆编。又作汾阳善昭禅师语录、无德和尚语录、汾阳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系宋代汾阳善昭(947~...为华严宗用以说明“法界缘起”主要原理的“因六义”之一。系依准唯识宗“种子六义”中之“刹那灭”之义而立。即诸法...以乌头煮沸之汤。本草纲目卷十七:“十一月播种,春月生苗。其茎类野艾而泽,其叶类地麻而厚。其花紫,瓣黄蕤,长苞...【鼻根】 鼻根是鼻识发生的地方,鼻是能嗅之义。为不可见有对的净色。此为五根之一,为十二处中的鼻处,十八界中之...为“化城”之对称。谓珍宝之所在;比喻究竟之涅槃。化城,比喻小乘之涅槃,在近而非实;宝所,即比喻大乘之涅槃,指...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问:‘如十轮经,杀辟支佛,不同罗汉者?’答:‘以声闻人,因声入道,一、能说法,二、能现...【有为无为法】 p0549 瑜伽一百卷十六页云:言有为者:谓有生灭系属因缘。与此相违,应知无为。 二解 辩中...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所触异者,得冷云热也。”(戒疏记卷一三·二四·一)...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为什么我们要打佛七? 因为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至少内心要有一点善根:禅定、智慧、大悲心,才...话说有一天阎罗王召开地狱的干部会议,商讨如何才能让地狱的人口增加,牛头首先发言:我会告诉世间的人们没有天堂,...在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痴呆的人。他虽痴呆,但他知道勤俭,喜欢积蓄黄金。痴人为了能多积些黄金,到外做苦工...
这是我人生中的真实经历。 一场大病之后,我一直想把我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为报佛恩,为和我一样还在困厄中挣扎着...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做事的热情。这时候,他们更喜欢回忆辉煌的过去,而不是考虑未...
昔时,佛在海龙王宫,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众多大菩萨随佛在一起。此时,娑竭罗龙王离座而起,来到佛面前,顶礼佛...无论前方是悬崖还是坎坷,水都毫无犹疑地勇往向前,形成瀑布、江河与大海。 富而不贪是一种布施,尘而不染是一种持...
十二因缘法大家要了解一下,这是佛法的常识。它阐释三世二重因果的观念,对我们人的生命描述非常的精妙,一环扣一环...
莲胎
【佛学大辞典】
上篇:莲卧观音 | 下篇:莲宫 |
地名,在中印度的波罗奈国,是佛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的地方。...
同参
爱着生死
羯磨十缘第六简众是非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
空有力不待缘
乌头汤
鼻根
宝所
杀辟支佛罪不同罗汉
有为无为法
所触异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还有明天
贪黄金堕为毒蛇

愿所有苦难众生,永不再流浪生死
排除「如果」的观念

受持少法就能获得很多福德的修持法门
欲望使人失败,无私令人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