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第三十四。使闻弥陀名者皆得无生法忍悟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正等持迹】 p0503 显扬二卷十八页云:四、正等持迹。谓能持慧蕴解脱解脱智见蕴法义,故名迹。若未生未证者,令生...【那由他】 或云阿庾多,或云术那,或那术,此云万亿。...【无净信者倍令不信有净信者令其变异过失】 p1100 瑜伽九十九卷三页云:若非威仪、入聚落等,乞食受用。坐不如法。...汾阳十八问之一。又作探拔问、心行问。主,指师家;学人设计问题以探试师家机略之深浅,称为验主问。宋代临济宗禅师...(术语)体者通也,通于他之心而能信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心相体信。...敛,收之意。敛钟,谓撞钟终了之收音。禅苑清规卷二念诵(卍续一一一·四四三下):“鸣钟集众,(中略)知事以下上...【无学正见】 p1068 集异门论二十卷十二页云:云何无学正见?答:尽智无生智尽所不摄无学慧,是名无学正见。...(一)梵语 mleccha。音译弥戾车。又作边夷无所知者、卑贱。指不能见闻佛法之边隅下贱之种族。(参阅“弥戾车”6417)...五种的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违背】 p1255 瑜伽九十一卷三页云:言违背者:于过去世,不可乐故。...(杂语)天竺之六种外道也。广弘明集序曰:六术扬于佛代,三张冒于法流。...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
昔时,世尊离开舍卫国,与五百比丘僧游化人间,到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又译竹林精舍)。频毗娑罗王听说世尊来到迦兰陀...问: 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大安法师答: 佛作为众生所信仰的对象,可以说是一种...
过祖师关 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透两关,力再小,透个祖师关;还费了多少曲折,吃了多少辛苦...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是一样,还是不一样? 你不能说一样,也不能说不一样。你说一样,因为它变化。当然你照镜子看是...
释迦牟尼佛住止在王舍城的竹园精舍时,有一天早晨,世尊着衣持钵,与大比丘僧五百人及阿难,一起进入城中托钵乞食。...
现在讲佛法名相,色受想行识五蕴,这是佛教基本名相。佛法的名相,能把我们众生心里的名相转过来。 色如聚沫, 好比...刚才,来了位中年人。一进门,他就对我说:前几天,差点自杀掉。我故意问:后来怎又没自杀呢?他说:公司还有许多事...
1、心中有大爱的人,才会有真爱,大爱无边。 2、爱是给予,而不是索取。 3、给他人以微笑,自己开心,他人也欢喜。...
闻名得忍愿
【佛学大辞典】
上篇:闻名 | 下篇:闻名梵行愿 |
【二无心定由三缘生】 p0043 俱舍论七卷六页云:灭尽无想二定、由三。除所缘缘。非能缘故。由因缘者:谓由二因...
正等持迹
那由他
无净信者倍令不信有净信者令其变异过失
验主问
体信
敛钟
无学正见
边地
五净肉
违背
六术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鸡头梵志得度本缘
信仰是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参禅破宗门三关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相不相同

佛脚被刺的宿世因缘

五蕴--色受想行识
活着没有意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