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九卷三页云:若非威仪、入聚落等,乞食受用。坐不如法。澡手涤器。或不因请,于其食前,辄入他舍。或不观日,于其食后,游履邑居。如是等类,当知是名无净信者,倍令不信,有净信者,令其变异,过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见分之缘影,即相分也。楞严经二曰: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行事钞·标宗显德篇:“戒相者。威仪行成,随所施造,动则称法,美德光显,故名戒相。”资持记释云:“戒相中二,初...指向佛表白。如经典中常用之“白佛言”、“白世尊言”等用语。或用于疏及回向文之首,乃赞佛之语。敕修百丈清规卷一...金刚经纂要疏刊定记云五般若: 一、实相般若 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五结】 p0249 大毗婆沙论四十九卷一页云:有五结。谓贪结,瞋结,慢结,嫉结,悭结。问:此五结以何为自性?答:...(流派)法相宗之异名,彼宗以万法唯识之法门为主也。...三衣中安陀会之异名。安陀会为五条衣,乃袈裟中之最下者,惟独居院内或行道时着用,入聚随众时不得穿着,故称为院内...瑜伽焰口施食,本是密教依不空所译《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修法的仪则。此经最初唐实叉难陀译为《救面然饿鬼陀罗尼...子题:无根、一道、边罪难、犯比丘尼难、污尼、犯清净尼、坏尼下二众不障出家、坏比丘、贼心受戒难、贼住难、破内外...【漏自性】 p1284 杂集论三卷八页云:漏自性者:谓诸漏自性。漏性合故,名为自性。...【坚固粗重】 p1028 雑集论十卷十三页云:坚固粗重者:谓无涅槃法者,如其所应,所有戏论麁重等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为那时候是农业社会,有些商人唯利是图,于是,这种局面促使有些商人立誓以诚信的面目出...人生路漫长而短暂,只有懂得人生活着的意义才可留驻生活所赋予你的瞬间永恒. 01.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在禅师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公案: 六祖大师有一天去参加一个弘法的法会,这时候吹来一阵风,风吹动了幡。有一个禅师...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这五条规范我们称之为五戒。第一条不杀生;第二条不偷盗;第三...
【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若...问: 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大安法师答: 《阿弥陀经》的这句经文宜从净土法门以果地觉...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从小失教所致。小时失教,大了便难成器。汝际遇如是,但当仰念汝父母,汝兄之故,勿生烦恼,...
五德养性,是指根据仁、义、礼、智、信来养自己的性。肝里边藏仁,心里边藏礼,肺里面藏义,肾里面藏智,脾里面藏信...
无净信者倍令不信有净信者令其变异过失
【法相辞典】
【无净信者倍令不信有净信者令其变异过失】 p1100
上篇:无量天龙人非人等常所翼从 | 下篇:胜解 |
又名五恶道,或五道,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
见缘
戒相
白佛
五般若
五结
唯识宗
院内道行杂作衣
焰口
十三难
漏自性
坚固粗重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中国老秤上的十六颗星
值得珍藏一辈子的话

知道生命从哪里来,才有办法改变它

佛给在家人提出的五条基本规范

如是奉事者,未来常在诸天受胜妙乐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幼时就应当教育少儿因果报应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