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持誓与戒也。释门正统三曰:“法智载严于誓戒。”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出自大乘十法经。佛答净无垢妙净宝月王光菩萨之问,谓菩萨成就十法,即住于大乘。十法即:(一)成就正信,(二)成就行...梵语 pratyutpanna-samādhi。定行之一种。又作常行三昧、般舟定、诸佛现前三昧、佛立三昧。在一特定期间(七日至九...【七行观受七相】 p0063 瑜伽九十六卷七十页云:又由七行,于诸受中,观受七相。谓观诸受自性故;现在流转还灭...(名数)金刚经曰: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同略疏曰:过现未三俱不可得,盖过去已灭,...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近东北隅处,即安置于师子宫左上方之尊。其形像为身着衬衣,头戴宝冠,双手持笏状之...【相见道】 为‘真见道’的对称,是唯识宗所立菩萨乘修行阶位之一。相,类似之义。于证得根本无分别智之深观后,更...【转八识得四智】 p1409 无性释九卷十四页云:由转阿赖耶识等八事识蕴,得大圆镜智等四种妙智。如数次第,或随所应...梵语 karma-vāyu。以风比喻业力,谓众生因善恶业力而飘流生死海中,犹如风吹枯叶或风吹船舶。入楞伽经卷九(大一六...(术语)对于果果而言。...西晋惠帝(290~306 在位)时司州汲郡汲县(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秉性安贫乐道,常思佛法。临终之日,清净澡漱,...【身语不恼现行】 p0679 杂集论八卷九页云:云何身语不恼现行?弃舍财业,无悔恼故。谓由弃舍财业,无有追悔。...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正入斗争者,前五百年,解脱坚固。渐次五百,禅定、多闻而及塔寺。今当斗争坚固之时,更为可悯。后之又后者,乃至法...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容易令我们生烦恼的事情。这样在这...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同耳。至浊者好财①,其次好色②,其次好饮③。稍清,则或好古...到寺院朝拜过的善男信女都知道,在汉传佛教寺院的天王殿内,都供奉有弥勒菩萨的坐像。弥勒菩萨像展示给人的是慈颜常...
佛陀建立僧团的目的,也就是续佛慧命,领众修行,传承佛法,令正法久住。所以,僧团应该要自觉地承担这份应尽的本分...
问: 师父在《楞严经》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识,是一个往内归就是不生灭,往外就是攀缘,那这个原理在哪个地方?可...大多数的人,总是喜欢夸大自己自吹自擂,但却又常常要求别人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 例如有些父母,整天忙于公事、交...
誓戒
【佛学大辞典】
上篇:誓言 | 下篇:誓扶习生 |
悉昙字 (r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罗、洛、喇。据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载,为一切法离诸尘染...
十法
般舟三昧
七行观受七相
三世心不可得
战鬼
相见道
转八识得四智
业风
因因
卫士度
身语不恼现行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法灭之际特留此经,独留一百年

增长智慧的八种方法
顺治皇帝出家偈
莲池大师:人生的爱好
弥勒菩萨的象征意义

把自己料理好了,才能够有悲心去度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