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十地之菩萨,假诸天王之形守护正法也。出于华严经三十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加持病马以祈求平愈之修法,为日本中古以来修验道者所行之法。祈法之前,先择吉日,于其日马向吉方,加持者立马之北...【净障】 p1002 瑜伽三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净障?谓卽如是正修加行诸瑜伽师、由四因缘,能令其心、净除诸障。何等...【青等实色一多成过】 p0805 唯识二十卷七页云:犹未能遮外色等相。此复何相?谓眼等境,亦是青等实色等性。应...金刚经说如梦、幻、泡、影、露、电六喻,说明诸法之空无和无常。...梵语沙弥,华译息慈,即止息世情以实行慈济。...乃日本佛教用语。指新建寺院之佛像安置仪式。又称入佛式。寺院中之安置佛菩萨像,有入佛、入座、迁佛、迁座等仪式;...即弊生处。为“中国”之对称。指佛法盛行区域之外的边埵偏远之国(或城镇、聚落)。佛法弘传之初期,于制戒上,为符...每部经的通序,都用如是我闻等六种成就来证明此经是佛所亲说,并非伪品。...即咒师。广义而言,指真言之阿阇梨;狭义而言,特指依真言密教之法,专为加持祈祷之僧侣。 p4208...由有无明,生五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也。此五根本之惑,开之成一百六十心,于其一百六十心中。 最粗者...指四善根位中暖位的圣人,因此位的圣人得明得定,故名。...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还有人问,这个回向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呢?如果没有真实的利益,那可不成了虚妄的东西吗?如果有真实...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常常做粉团子来布施。谁来要,她就给谁,每天都这样做,一生...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啊!嗔更是障碍我们修行的根本;我们经常说:一念嗔心起,百万...
在这世间,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自然观念上也会有所差异。人生无法事事都很完美,但是若能懂得善解、包容、感...财是第一大筐。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有钱能使鬼推磨,钱财的地位越来越高,多少人为了金钱甘愿受尽痛苦和屈辱...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拜佛愈多,他的烦恼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大师说:...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毘舍阇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经文,那个火烧的情况:躁动不安、寿命短暂,主要的是约着欲界众生。但...圆悟克勤有一个得意的弟子叫大慧宗杲,是宋代非常著名的禅僧。 大慧宗杲的门下,有一个和尚名叫道谦。他参禅多年,...
十地寄报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地品 | 下篇:十地虎狼 |
(杂语)妨害他人之说而批难之也。...
马加持
净障
青等实色一多成过
六喻
息慈
入佛供养
边国
证信序
真言师
三妄执
明得萨埵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化解嗔心的方法

发明家的际遇
别把自己筐住

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