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华严经之品名。六十华严第二十二品,八十华严第二十六品,详说十地菩萨之修业。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中阴七七(四十九日)之一。又作初七日、所愿忌、始善忌、哭添忌。即人死后最初七天之忌日。[诸回向清规卷四追忌名...指密教之读经论章疏,或特指讲传大日经奥疏时,相承之方式计有十二种口传。即:(一)未会,未经再治之书。(二)烂脱,...巴利名 Dāthāvajsa, Dantadhātuvajsa。凡五章。锡兰(即今斯里兰卡)僧达摩揭谛(巴 Dhammakitti)著于十二世纪...【世间定】 p0509 显扬二卷二页云:世间初静虑者;谓或缘离欲界欲增上教法,或缘离彼增上教授,为境界已;由世间道...前言世间,说有六凡。兹合世出世间,则为十界。然凡圣本来是一,但因迷悟不同,而差别于是迥殊。迷有轻重,悟亦有浅...(术语)又名四等,四梵行。十二门禅中之四禅也。一慈无量心,能与乐之心也。二悲无量心,能拔苦之心也。三喜无量心...(界名)大集经之说处也。在欲色二界之中间。大集经一曰:以佛功德威神力故,于欲色二界中间出大坊庭,犹如三千大千...(名数)第四禅天之九天也。仁王经上曰:九梵三净。同天台疏上曰:言九梵者。谓第四禅九天:一无云、二福生、三广果...凡四十八卷。宋代赜藏主(僧挺守赜)集,灵谷寺净戒重校。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内搜罗南岳怀让以下,马祖、百丈...为三福田之一。以悲愍之心救助贫困,则能得无量之福分,故救济贫困或受救助之贫者皆称为悲田。像法决疑经谓,佛、法...(界名)Nirarbuda,又作尼赖浮陀,八寒地狱第二之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尼刺,此云裂,言身疱裂也。俱舍光记十一...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前些天,我领着一个小朋友参访一座古寺,古寺历史厚重、遗存重叠,处处在在,都发生过许多值得铭记或难以追忆的事迹...
《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是什么分什么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你就要做相应的道德行为,...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 善男子!我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行菩萨行,求一切智。...
在乌江那个地方,有个名叫刘子胥的人。他有一个鱼池,到冬天,就在鱼池中建一条土堤,然后把鱼池的水都放到堤防的里...
有人问我,师父说每天的24小时里有20个小时是在学习、行禅,只有4个小时是用来休息的,也就是23点到3点的时间。想要...
哪五种过失是透过无分别智可以次第远离的? 一、远离外道我执处故;二、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故;三、远离生死涅...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高翻译,他是安息国人,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高原。沙门是一个...
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安心,六祖的唯论见性,只要直下承当便了,用不着看话头。到后来的祖师,...
十地品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地心 | 下篇:十地寄报 |
真,即真实、不虚、究竟之实义;假,乃未为究竟之义,权假方便、暂用还废之法门。真实与权假,此相对之二词多为各宗...
一七日
十二口传
佛牙史
世间定
十界
四无量心
大宝坊
九梵
古尊宿语录
悲田
尼刺部陀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肇论

想到这末世还有阿罗汉,我才不会孤独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略释

【推荐】鲤鱼救子的感人故事

模仿佛陀的行为,就可以成佛吗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明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