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四十卷,明释真鉴述。其卷首自序曰:“经本分明,而注多齿莽。正脉既失,本旨多乖。后贤指摘成帙,甚至但说本文。学者莫决从违,而临文浩叹者多矣。鉴长夜迷徒,释宗晚学。赖圣贤加被,发薄少善根。偶窥华屋之门,辄悯宫墙之望。僭伸管见,请正大方。实非横陈臆说而蔑先贤,意惟曲顺佛言而资后学。” 云云。杨仁山居士曰:“正脉为注本之最善者,披剥陈言,独申正见。发挥经义,超越古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择法常委】 p1374 瑜伽九十四卷三页云:又由修行此正行故;无所造作,究竟解脱。是故说名择法常委。为于所有现法...(一)位于浙江钱塘。隋开皇年中创建,初名南天竺寺,唐时更名后天竺灵山寺,为天台宗之道场。宋天禧四年(1020),复...(术语)经典所说之道。无量寿经下曰: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谓世尊说。苾刍当知。我说依初静虑。能尽诸漏。如是我说。依第二第三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能尽...全一卷。详称华严一乘法界图。新罗僧义湘(625~702)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系以三十句之七言诗,列出二一○字...【能变化心有十四种】 p0898 俱舍论二十七卷十五页云:论曰:神境通果,能变化心,方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有十四...乃指凡夫与圣者。圣者又称圣人,即见道位(初生无漏智,见四谛道理之阶位)以上之人。小乘指预流向以上之人,大乘则...(杂名)离车者梵语,种族之称。子者总称其族类也。...(经名)四卷,唐金刚智译。说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中,成身会,羯磨会,三昧耶会,供养会之四会。常略名略出经。...(人名)结集经典之人,即指阿难。三德指归一曰:经家者,即阿难,是结集经家也。...全一卷。唐代玄奘译。略称称赞净土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内容阐说极乐国土之依报庄严,及阿弥陀佛与声闻菩萨众之...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绝症患者,若知来日无几,即会考虑生死问题,见死时房屋、财产等毫无用处,亦无法带走...我学佛几十年,这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希望沦落饿鬼道受苦的众生,早日脱离苦海。 我们老一辈子,...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这种说法正确吗? 大安法师答: 弘扬...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一颗种子,要播种在我们的心田里。播种下去,你不能就不管它,不管它就有可能荒芜了、焦枯了。...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佛陀证悟的原理之一便是:人人有佛性,人人当成佛。这佛性,没有染污,乃人性,本善良。 ...佛陀从远方的跋耆国游行教化到毘舍离国,住在猕猴池旁的重阁讲堂。国内的商人得知佛陀的行止,都欢喜地相约来到佛陀...
从前,有两个人结伴同行,希望在旅途中彼此有个照应。一日,经过旷野,急于赶路的两人不幸遇到了盗贼,其中一人连忙...打坐时,方法用不上,心头妄想多,身体情况多,这些都是无始以来的因果障碍。 本来师父的话,是为你们脱困解缚,可...
楞严经正脉
【佛学大辞典】
上篇:楞严经合辙 | 下篇:楞严经直指 |
(术语)佛之悬记,又佛之记别也。预言当来之事,谓之悬记。就弟子身上分别未来之果报。谓之记别。...
择法常委
灵山寺
经道
定觉支
一乘法界图
能变化心有十四种
凡圣
离车子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
经家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供斋与供物,不及刹那念修无常殊胜
南怀瑾: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大安法师: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
人性本善良
商人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