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三种戒性】 p0178 瑜伽二十二卷七页云:复有异门。谓佛世尊,此中略显三种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离戒性。三...(地名)梵名瞿室 伽Gosriṅga,又译牛角山。在新疆和阗市南十三里。西域记第十二所谓:王城西南二十余里,有瞿室 ...【意根】 六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根’为能生之义。六根中之前五根所对之境为四大(地、水、火、风)所形成之色...【不定】 p0316 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不定?谓于定地,下至作意,亦不能得。...【别时意趣】 p0688 摄论二卷十二页云:二、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亦名:覆罪戒开缘、覆他粗罪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先不知;不粗罪想;若向人说;或无人向说;若发...亦名:僧伽胝尸沙部有五十二罪~ 子题:戒同、见同、摩那埵、阿浮诃那、胝尸沙三义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一、引...(界名)同同居项。...(术语)过现未三大劫中,未来大劫之名,此劫中有千佛出世。始于日光佛,终于须弥相佛。佛之出兴,如天之星宿,故名...凡夫和小乘行人所共有的八种颠倒见解,即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不净计净、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非我、...(术语)谓弥勒菩萨。以其自今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界出世成道而化导众生故也。...无量义经...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持诵某部经或某个咒后,梦中出现很恐怖的事情,或身处极肮脏的环境。有些人就怀疑(甚至毁谤)持诵...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施颂。即以慈悲心施福利与他人之义。布施原本是佛陀劝导优婆塞等的行法,其...韩国研究人员发现,饭后吃个梨或喝杯热梨汁,积存在人体内的致癌物质可以大量排出。调查结果显示,吸烟或者吃烤肉等...随烦恼二十:散乱者,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言恶慧所依者,谓散乱者发恶慧故。 散乱心可以生恶慧...《阿难七梦经》载,阿难在舍卫国做七梦,来问佛,佛一一回答,谓皆预兆未来佛法之事:1、梦陂池火焰,表未来比丘恶...人生世间,直同幻化,纵寿百年,亦弹指顷。其生也随夙因而来,其死也随现因而去。虽具常住不变,寂照圆融之佛性,由...如何使用方法 一、放松身体 1、头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是放轻松,无论是睁眼或闭眼,不用眼球看,不用眼球想。 ②脸部...禅宗的洞山禅师,在禅宗里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禅师,像雪峰禅师,都是了不起的禅师。结夏安居圆满了,洞山禅师对大众说...
能变化心有十四种
【法相辞典】
【能变化心有十四种】 p0898 俱舍论二十七卷十五页云:论曰:神境通果,能变化心,方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有十四。谓依根本四静虑生,有差别故。依初静虑,有二化心。一、欲界摄,二、初静虑。第二静虑,有三化心。二种如前,加二静虑。第三有四;第四有五。谓各自下,如理应思。如彼广说。
上篇:能忆本所作事因缘 | 下篇:能引无义利行有四种相 |
合三长斋日及六斋日而成。即正月、五月、九月之每日及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