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凡十九册。日本续净土宗全书保存会编。乃收录有关净土宗重要典籍之丛书,辑净土宗全书所未收者。内容包括注书、传书...(杂语)Karuṇin,译曰悲。大日经疏十曰:迦嚧尼,悲也,么也,体也。所谓大悲为体也。...亦名:骂戒释名 资持记·释释相篇:“有云恶口,然据律中亦通善法。今云骂者,但是辱他,通收善恶。”(事钞记卷二...僧伽施,梵名 Sājkā?ya, Sajkā?ya,巴利名 Sajkassa。系位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之古国。又作僧伽尸沙国、僧迦施国、...【信等心所何受何应】 p0871 成唯识论六卷八页云:此善十一、何受相应?十、五相应。一、除忧苦。有逼迫受,无...又作随宜转用。乃指某一法门,得随其义之所宜,而方便转用至其他者。[止观私记卷七] p6354...(杂语)禅家取暖于炉边谓之向火。百丈清规六曰:寒月向火先坐炉圈上,然后转身正坐,揖上下肩。不得弄香匙火筋,不...(术语)五住地之烦恼,能含摄一切之烦恼,故名为藏,又能藏如来之法身,故名为藏。胜鬘经曰: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有种子性证】 p0550 此阿赖耶识第四证也。瑜伽五十一卷三页云:何故若无阿赖耶识;有种子性,不应道理?谓六...【身恶行】 p0675 如三恶行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三卷十二页云:身恶行云何?答: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色相非心难】 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五难。外人问:色法是有质碍的,识是无质碍的。如果色法也是以识为其本体,为...僧伽吒经...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净土法门,原为众生迷本自性,不知常寂光理,生死浩然,无有休息,故藉弥陀胜愿为增上缘。因其净土有寂光、实报、方...
昨天讲到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如果我们修行人一旦被邪见误导了,就有前功尽弃、欲升反坠的危险。所以,对于知见的厘清...有一天,一位经常跟随佛陀到处弘法的弟子忽然对佛陀说:佛陀!您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老师。 佛陀听了这话,丝毫没有...
我们住在这个山上,看到很多众生的相貌,有时候把佛法的道理看一看,发现佛法讲的真是很有道理。比如我们山中有很多...
所以我们今天承受果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忏悔自己的业障,认命、忏悔,就是这样子。我们不要在果报上做太多...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既然来学佛法,入哪个法门,起哪个行门,这是大有...
我讲一个《法句经》的小故事给大家参考。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一天他以神通力到了忉利天去。到了忉利天以后,他...
忏悔有几种方法,有取相忏,有作法忏,有实相忏。这里谈到的就是在整个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这是...
能引无义利行有四种相
【法相辞典】
【能引无义利行有四种相】 p0898 瑜伽九十六卷十二页云:当知能引无义利行,有四种相。云何为四?谓能生起四种苦故。一、他差别苦,二、内差别苦,三、时差别苦,四、身差别苦。他差别苦者:或有疫疠。谓非人作。或有灾害。谓人所作。或有已遭,或恐当遭,于所未而生怖畏。如是名为由他增上所生众苦。内差别苦者:谓界相违。疾病因缘,名为灾患。所爱变坏,所欲匮乏,生染恼心,名为扰恼。如是名为由内增上所生众苦。此复如前应知或有已所遭苦,或恐当遭,生怖畏苦。时差别苦者:谓即如是诸品类苦,过去已有,未来当有,现在今有。如是总名时差别苦。身差别苦者:谓自习行邪行为因,能令己苦。由是因缘,他虽正行;亦能令苦。如是名为身差别苦。当知此中前三、名为唯能引自无义利行。后一、名为亦能引他无义利行。
上篇:能变化心有十四种 | 下篇:能引所行能生所生分别 |
(名数)以七灭诤法而灭之四种诤论也。南山戒疏一上曰:以七毗尼用灭四诤。...
续净土宗全书
迦嚧尼
行骂戒释名
僧伽施国
信等心所何受何应
随义转用
向火
烦恼藏
有种子性证
身恶行
色相非心难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净土法门虽诚简易,亦非草草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说不如行

修止观是对治你的习气

面对今生的果报,我们只能忏悔认命

一切法门中,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用智慧水去灌溉这个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