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声闻之人,于见道以道检心,故曰道检。玄应音义三曰:“以道检心,故言道检。大品经云:若入声闻正位是也。苍颉篇,检,法度也。亦摄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质多耶,或质帝,华译为心,即虑知的心。...比喻人命无常。二鼠喻昼夜(时间),藤喻生命。昼夜相继,岁月迁流,人命转瞬届终,犹如黑白二鼠之争相啮藤。翻译名...(杂名)良药之库藏也。千手经曰:当知其人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亦名:五利、开五戒、功德月开五戒、有功德衣五月得利、五月得利、迦提一月常开、一月常开五利 子题:夏竟、迦提月...【谛性】 p1376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一页云:如实果性,故名谛性。...宋太祖诞生地。即应天禅院之别称。相传太祖生时,营中三日芳香四溢,洛中因称应天禅院为香孩儿营。[谈苑(孔平仲)...(名数)谓见道苦集灭道之四谛及修道也。大毗婆沙论第五十一曰:部有五无六。圣者见道现在前时,断见所断,后若修道...(术语)为使归于真实,假施设权法也。法华玄义第一序有曰:为莲故华者,譬为实施权。是盖为解释法华经题目莲华二字...【烦恼障】 又作惑障。指妨碍菩提之道,而使无法证得涅槃的烦恼而言。此与所知障并称为二障。《成唯识论》卷九谓,...【欲界异生补特伽罗】 p0989 集论七卷十三页云:何等欲界异生补特伽罗?谓于欲界若生若长不得圣法。...为证理而修行之仪则。即记录礼拜、忏悔、禅定、观察等修行仪规之书籍。古来有关此类之著作为数甚多,尤以唐代僧宗密...《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过去,天人和阿修罗们常常为了争夺酒色而征战,这天,他们又准备要打仗了,天王释提桓因告诉天子们:如果我们得胜,...过去,在刹尸罗国有一位养牛人,他养了一头独角牛。这头牛虽然只有一只角,不过却能说话,所以很得主人的疼爱。主人...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下,丝毫不存,单提一则公案话头。如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
★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个性那么暴躁,那就不要讲见性了。在一些小事上,一直过不去,一直讲讲讲,那么就跟见性差...
【不善已生令断,未生令不生。】 不善就是恶业,我们要仔细检查自己,假如平常思想习气里有坏的念头,必须自己能截...
那怎么样才能信净土法门呢?前面的偈颂谈到多生多劫以来,如果他有清净的戒德持戒的功德,大家知道佛法非常重视持戒...一 空为大乘深义 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所以从觉证来说,空是一切法的真实性,是般若菩提所觉证的。从...
诸位!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阿弥陀佛不能改变你的思想。如果你一意孤行,佛陀是...
道检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道器 | 下篇:道旧 |
【第一识】 阿赖耶识异名之一。八识顺序,由本向末数,此为第一识。...
质多
二鼠啮藤
药王藏
迦提五利
谛性
香孩儿营
五部
为实施权
烦恼障
欲界异生补特伽罗
修证仪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帝释桓因修忍辱
独角牛

唯有一念话头,是当人命根

【推荐】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

善已生令增长,未生令生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印顺法师《大乘空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