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念佛行者命终时,阿弥陀佛,遣极乐净土之圣众,迎入净土也。安乐集曰:“命终之时。即得现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住其人前得往生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对证果之圣僧,而谓未证之僧为凡僧。梁僧传(知严传)曰:严虽戒操高明,而实行未辨。始移尸向凡僧墓,而尸...(一)梵名 Upāli,巴利名同。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优婆离、邬波离、忧波利。意译作近执、近取。印度迦毗罗卫国人...【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p0609 瑜伽二十六卷七页云:云何由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行差别故;建立七种补特伽罗...(杂名)咒名。译曰慈悲忍辱。见七佛所说神咒经二。...即盛花之瓶。又作花瓶、华生、华入。为佛前供具之一。于其中注入水、插樒(以防水之腐臭);系由密教盛宝药、香水等...同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因业故生因爱故转】 p0594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三页云:复言:世尊!如佛所说因业故生,因爱故转;依何密意...(人名)梁武之女,就达磨得法。祖庭事苑八曰:总持号也,讳明练。梁武之女,事达磨为弟子。悟道示灭,塔去少林五里...(术语)句者住处之义。一切智句者,佛之住处也。大日经六曰:于彼恒勤修求一切智句。义释十四曰:句是住处义,一切...【令离欲】 p0530 瑜伽八十一卷八页云:令离欲者:谓诃责六种黑品诸行;示现过患,令离爱欲。...(术语)教法之利益,由教法而受之功德利益也。...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印光大师校印本)...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此四句,名庄严虚空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烟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当时只是抱着姑且看看的心态,但在看完后带给人的震撼,却绝不是笔墨可以表达、言语可以形容的...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 当我们透过权实二法的操作,成佛以后,那什么是佛呢?我们...这是一个崇尚炒作的浮躁时代。为了名和利的最大化,大家都在挖空心思,寻找机会,狠狠地炒一把,最好是能在一夜之间...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孔子曾赞赏行己有耻的士大夫精神,他还说,知耻近乎勇。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临财不贪,临...
到了晚年,尤其五十岁以后,你最好都摄六根,不敢说做到净念相继,但是起码这六根,不要再向外接收太多讯息,要做最...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如果卖瓜的不说瓜甜,那就无人问津了。既然如此,佛教徒能不...
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这当中的差别,蕅益大师有一段的开示,说:世间学问,义理浅,头绪多,故似易反难;出世学问,...
圣众来迎
【佛学大辞典】
上篇:圣众 | 下篇:圣众来迎愿 |
(杂语)Nakhapaśyāmi,比丘答猎者之辞也。有部毗奈耶二十八曰:若猎者云:我不疲倦,我问走鹿。即应先可自观指甲...
凡僧
优波离
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句多吒
华瓶
回向
因业故生因爱故转
总持尼
一切智句
令离欲
教益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引发人性中的贪婪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高僧所具备的三种品质
五刑不如一耻

发起往生的愿力
圣严法师: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