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斥漫逞分别之人而言。止观十曰:“散心法师,虽分别诸使,亦不自知空见过患。”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860)唐代禅僧,日本禅宗支派普化宗之祖。籍贯、世寿均不详。资性异人,师事马祖道一之门人盘山宝积,密受真...(术语)与延寿,延命同。延长其命也。观念法门一曰:蒙佛与圣众常来护念,既蒙护念,即得延年转寿长命安乐。旧译之...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 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亦名:出家弟子忧道不忧贫 子题:义食坊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今俗中有 义食坊 ,犹足供一切,自旦至夕,行人往反...(一)指内在之调和、控御身口意三业,制伏诸恶行。旨在令众生离过顺法,究竟出离。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中)...临济四照用之第一。为唐代临济义玄用以接化学人之方法。照,寂照之意;用,作用之意。即针对法执重者,先破除以客体...指上座(梵 sthavira)、寺主(梵 vihāra-svāmin)、都维那(梵 karma-dāna,又作维那)等三僧职。为“正三纲”...谓山川草木等无情(无情识者),亦住于各自之本分,而有说法之义。说法不仅限于有情识之有情,即如无情识之无情亦能...(术语)谓由果推因,由末究本之喻法。例如大海有本谓大河,大河有本谓小河,小河有本谓大池等。八喻法之一。见涅槃...植物之根能生长枝干花叶,器物能容物,然所生所容,有大小、多寡之不同;修道者能力亦有高下,故以根器喻之,俗谓学...【妄语者相】 p0630 瑜伽八卷十一页云:复次诸妄语者:此是总句。若王者:谓王家。若彼使者:谓执理家。若别者...礼佛大忏悔文...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晚课蒙山施食仪...何谓佛教?何谓人生?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如何?佛教与人生有何关系?佛教对人生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一路上冷冷清清。天开始黑下来,还飘起了小雪。路边站着一位老太太,她遇到的麻烦是车胎瘪了...出世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这是...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
修行的机缘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会共同修行,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像这样一种法会共修,更是不容易得到。...
10年前,我因患病,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危难关头,庆幸遇到了佛法,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给了我新的生命。在我...
你受的是皈依,如果不修行,不可靠的。你没有慧、没有定,皈依所受的效果很小,容易动摇。 你碰见一个有神通的人说...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则深妙的箴言,人人道得,却未必人人行得。然而,行人若不能老...
散心法师
【佛学大辞典】
上篇:散心 | 下篇:散心常时念佛 |
凡三卷。新罗慧超撰。记载慧超从中国经海路到达印度,于开元十五年(727)归国,其间遍访三十余国圣迹之旅行记。原...
普化
延年
十力
出家道众如法通食
调伏
先照后用
权三纲
无情说法
逆喻
根器
妄语者相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文珠法师《佛教与人生》
善的链条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义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节俭惜福,念恩报恩

观音菩萨感应故事:治愈脊髓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