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四照用之第一。为唐代临济义玄用以接化学人之方法。照,寂照之意;用,作用之意。即针对法执重者,先破除以客体为实有之观点,后予以作用,明示对主体之认识。亦即“初夺后与”之接化法。人天眼目卷一(大四八·三○四上):“师一日示众云:‘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参阅“先用后照”2187) p218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众生所往之国土,名为趣。俱舍论八曰:趣谓所往。大乘义章八末曰:趣者盖乃对因以名是也,因能向果,果为因...西晋译经僧。曾译经于洛阳,译有时非时经一部。经之后记谓(大五五·五○一中):“外国法师若罗严,手执胡本,口自...(菩萨)Vajrapāṇi,金刚萨埵也。又名普贤。大日经疏九曰:以见如是金刚界故名为金刚手,以见如是法界宫故名为普...梵语 geya,巴利语 geyya。音译祇夜。又作重颂、重颂偈。九分教之一,十二分教(十二部经)之一。此类经典之形式,...【老】 p0621 瑜伽四十六卷二页云:此已生行,望前已灭诸行剎那,自性别异;正观为老。 二解 瑜伽五十二卷...亦名:自索食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自为索食,如饥饿时。居士讥言,何有正法?受...爱取润业爱能润业,取支亦尔。且依初后,分此二支。要数溉灌,方生有芽。譬如麦时,时时受润而得生长。虽诸烦恼,皆...【广大慧】 p1323 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广大慧者:谓软中上品增进差别。...(术语)于情欲之境浸染爱着,贪欲之烦恼也。智度论十七曰:我得涅槃味,不乐处染爱。...(一)即归顺于佛法之众,乃出家五众之总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大五四·二○五上):“若泛为俗侣,但略言其五禁;...指菩萨修行过程中“十地”以前之阶位;即初地(十地中之第一地)以前之行位。所谓十地,指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最终...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问: 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大安法师答: 忏悔两个字是梵文和中文的组合:忏是忏摩,就是陈述发露自己犯...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我跟你们说,虽然是一本小说,但是《西游记...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 失念就是对你所缘的境界不能明明白白地...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就是恶业;心念是善良的,即便诃责你的儿子,它也是善业。 考...
怎样积阴德?人生要得幸福善报,就一定要积德行善;善一定要积很多,才能发生大作用。而且所积的善最好是别人所不知...过去有一位高僧,因为没有供养、也没有信徒,心中非常苦恼,他就问另一位老和尚:「像我这样没有人供养的人,将来不...
1、请问法师可以呼吸念佛吗? 答:当然,你念佛的时候,你是要配合呼吸比较好。但是你吸气的时候不能念佛,要吐气的...●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
先照后用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先喻 | 下篇:先达 |
【三十三天】 p0193 佛地经论五卷十八页云:三十三天、谓此山顶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此数。 二解 俱舍...
趣
若罗严
金刚手菩萨
应颂
老
为己索食戒缘起
爱取有
广大慧
染爱
法众
地前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每日积阴德的方法
圣严法师《服务奉献种福培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