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凡夫之妄情,遍计度诸法也。唯识论八曰:“周遍计度,故名遍计。”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胎藏曼荼罗十三大院之第十三院也。为守护曼荼罗四门之金刚神。南门名金刚无胜结护,东门名无畏结护,北门名...【四真实】 真实,乃表里如一而了无虚妄的意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列举四种真实,即:一、世间真实,又作世...(经名)法华经品名。在第八卷,说药王菩萨及四天王十罗刹女等各拥护持经者之神咒。...(人名)梵语庵罗Āmra,旧译曰柰,此女化生于柰树上,故名柰女。为摩竭国萍莎王之妃,生耆婆。见柰女祇域因缘经。...子题:无岁比丘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一、僧祇)僧祇,沙弥边作净,若受具称 无岁比丘 。若死者,得停十日,更...凡四卷。明代明贤纂辑。明万历年间,许国诚、高一福修“京口三山全志”,以鹤林寺志一卷附之,时明贤亦撰本志,搜罗...【转依是有是常是乐】 p1410 瑜伽八十卷二十页云:问: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般涅槃已;所得转依,当言是有?当言非有...【贪欲圆满五相】 p0978 瑜伽五十九卷十四页云:何等名为贪欲五相?一、有耽着心。谓于自财所。二、有贪婪心。谓乐...(术语)戒之七聚,又曰七篇。寄归传一曰:局提法众遂广彰守七篇。...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儿子,嗣王位后,便率兵消灭迦毗罗卫国的释种,涅槃经叫他琉璃太子。...不动阿罗汉者,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现法乐住,亦不能练根。练根者,谓转下钝根成上利根,是故不动法...(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佛经里也有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已德。而十善法里关于口业的有四条:不妄语、...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她的组织有4亿多资产,10万名义工,崇拜她的国王、总统、传媒大亨和工商巨子无数,但是她一直过着最初的简朴生活,...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智慧圆满、被称为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呢?怎么可能当生就到西方...
我虽然刚学佛就背下大悲咒,但大概是13年末14年初才开始每天固定持大悲咒,当时还是每天15遍的持,但没有明显的感应...
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兹盖古人学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矣!继是以往,人事日纷,德慧日损,下流之赴,...
1996年3月,一则极为感人的有关动物的新闻在全美播放:纽约市区一栋荒废的建筑物突然失火。当救火队员赶到现场时,...
强求是世人的一种贪心,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息世杂善。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捐弃伎能,惟求往生。大...
遍计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遍成诸行 | 下篇:遍界 |
【具于善行】 p0824 瑜伽七十九卷十七页云:云何菩萨具于善行?此何行相?谓诸菩萨,于内成熟诸佛法故,于外成...
四大护院
四真实
陀罗尼品
柰女
净主死亡
鹤林寺志
转依是有是常是乐
贪欲圆满五相
七篇
琉璃王
不动阿罗汉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想要「口吐莲花」,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推荐】达摩大师悟性论

特蕾莎修女:活着就是为了爱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持大悲咒一万余遍后的感应

曾国藩的人生五箴

站着被烧焦的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