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言佛智无边际也。无量寿经下曰:“亿劫思佛智,穷力极讲说,尽寿犹不知,佛慧无边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专修念佛之行者,百人得百人往生也。往生礼赞曰:应知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亦名:新戒比丘必令诵戒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五分,新受戒者,必令诵戒。恐心退者,未可亦得。”资持记释云:“...回伏,又作洄澓、回复、洄洑、回复、回伏,为水之旋流或逆流之意;引申为轮回或退转之意。难,为灾难之意。回伏难,...(术语)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译曰一来果或频来果。声闻四果中之第二果也。一来者,欲界之人与天一往来之义也...(术语)从他受法而保持于吾身也。法华文句一曰:传持如来无碍智慧。戒疏一上曰:由上传持,正法兴显。...【有学】 p0539 集论二卷十二页云:云何有学?几是有学?为何义故,观有学耶?谓求解脱者所有善法,是有学义。...【成唯识论观心法要】 明代僧智旭撰,凡十卷,又称《唯识心要》。为阐释成唯识论之著作。这是智旭依据元代云峰的《...即枝末烦恼,为释摩诃衍论卷四所用之名称。大乘起信论将无明(即烦恼)概分为根本烦恼与枝末烦恼两种,根本烦恼为吾...(譬喻)觉性甚深湛然,譬如海也。楞严经六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长水疏曰:觉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谓真如虽随缘而现万有,但其本体不变。...(杂语)常行三昧之状也,步行专念弥陀而唱名号也。止观二曰: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同辅行曰:步步身业,声声...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教的戒(禁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僧人和僧团的,另一方...
嫉妒心,是指对强于自己、超过自己的人心怀忌妒,是对他人所取得的地位、名誉、成绩、进步的不服气、不友好,有时甚...
有一位师父在那儿参禅六年出家,是真空老和尚的徒弟,功夫很了得,比我大几岁,我就请教他:您用功到什么程度,能否...
我们身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养自己的福慧、如何修相好呢?来山出家为什么要经过一、二、三年才圆顶?就是希...在佛陀时代丈夫的地位崇高无比,妻子称丈夫为主子,而妻子被称为附属者或养育者,只有生小孩及养小孩的地位而已,男...
有几个世俗人到寺院里参访,他们不信佛,态度傲慢,东游西闯,胡言乱语。其中一个人看见赵州禅师坐在蒲团上静坐修禅...现代房屋的铁窗与围墙愈筑愈高、愈做愈牢;人与人之间的心墙,也跟着愈筑愈高。所谓的心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疏文 问曰 :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被不虚,何机得受?答曰 :解有二义。一者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此...
无际智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际 | 下篇:无疑 |
贪爱之情能吸引诸物,又能滋长恶法,故以水为喻。首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三下):“是故十方如来,色目多求,同...
百即百生
新受戒比丘必令诵戒
回伏难
频来果
传持
有学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
眷属无明住地
觉海
不变随缘
步步声声念念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佛教中的禁忌有哪些

扑灭心头燃烧的嫉妒火

持咒打坐定中上升忉利天

今世相貌不好,但是修行可以补相
佛陀开示五条待妻原则

百年后到地狱去
卸除心防,从转化烦恼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