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此道场观,当金刚合掌而观想,妙高山之顶,有宝楼阁,其殿以无量之众宝而成,处处悬列珠鬘璎珞铃铎缯丝,微风摇激,出和雅之音,以种种之摩尼半满月等校饰之。复有无量之诸供养具,遍满楼中。于其殿内观大曼荼罗,曼荼罗之中心,有莲华台,莲上有月轮,轮内有 字,字变为贤瓶,贤瓶变为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具足十一面。左手执红莲华与军持,展右臂以挂数珠,及作施无畏之印。莲华部之眷属围绕之。见百二十尊法观音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呼召体者为名,为名所诠之实物为体,世间一切之事物,名不即于体,体不即于名,名体各别,是曰名体互为客。...又作斋衬。斋,即斋食;嚫(梵 daksinā,达嚫),即布施,或指所布施之物,或谓僧为回报施财物而说法。斋嚫,乃斋...又作迷境。不知事物之真实,执着谬误之境地;即指有情众生轮回转生的三界六道之世界。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六...(杂语)Pratikrānta,译曰顺次第。唯识述记四末曰:逆次第云阿奴羯烂多,阿奴是逆义,羯烂多云次第。顺次第云钵剌...(一)为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所代表之意义,及诸经论所阐释者有下列数种:(一)为天台宗之实践法门。止为梵语 ?a...【世第一法通在三地】 p0515 大毗婆沙论四卷八页云:世第一法,当言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耶?答:应言或有...梵语 paca vedanāh,巴利语 paca vedanā。指五种觉受。(一)随触之领纳分为五种。依俱舍论之说,五受即:(一)苦受...(名数)老病死也。起世经四曰:有三天使在于世间,所谓老病死也。(中略)尔时世尊说此偈言:众生造作恶业巳,死后...【境界与所缘差别】 p1290 俱舍论二卷二页云:境界、所缘、复有何别?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卽说彼为此法境界。心心...(杂语)石遇难而碎裂也,金光明文句五曰:如长瓜鍱腹,难石石裂,难树树折。智度论三十六曰:萨遮祇尼犍子,铜鍱鍱...(一)梵语 parīnāma。又作回向、转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八大人觉经...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耶ye 2)南na 无mo 阿a 唎li 耶ye 3)婆po 廬lu 羯jie 帝di 烁shu...地藏十轮经...
学道(唐龙牙居遁禅师)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 [赏析] 贪是学道的根...
我们常说,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愿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我的觉受念出来。我们每天用这样的发心来念佛,久习成性以后,...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长期于外地游身行化的人,在修行上有五种困难和障碍,是哪...
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仅仅两天的工夫,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陨。然而谁能想象,依米花...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把心放在什么地方,于是就用这颗心去寻找所谓可以依赖,并能给自己带来快...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会归咎于业障。真是业障!是消极的讯息?是骂人的话语?还是自我认命的咒语?业障到底...有个小鬼,是个新鬼,穷得叮当响。 有个大鬼,已经做了多年的鬼,富得钱都花不完。 于是小鬼就向大鬼请教,怎样才能...
在法供养里面,如说修行这是根本,也可以说七种法供的总说,后面的六种是别说。在论里面也讲到:能行说为正,不行何...
十一面观自在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一面神咒心经 | 下篇: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
为大乘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相当于六粗中之智相。依境界而起智,能分别世间、出世间之法,故称分别智。此智与心王...
名体
斋嚫
迷界
钵刺底羯烂多
止观
世第一法通在三地
五受
三天使
境界与所缘差别
难石石裂
回向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大悲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夫人学道莫贪求

用零散的时间来修系缘念佛法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种功德

用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

这种爱看上去是乐,实际导致的是苦
把自己所谓的业障一一摊开
穷小鬼与富大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