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无相好之佛也,谓身不具三十二相而其德与佛等也。三论玄义曰:“天竺十六大国,方八千里,有向化之缘,并为委诚,龙树为无相佛。”付法藏传三优婆鞠多称无相好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吒枳明王、吒枳忿怒明王。据瑜伽大教王经卷二、十忿怒明王经所载,亦与降三世明王、金刚王、爱染王、平等王、阎...唯以一字表现禅之宗旨者。又作一字关。乃云门文偃禅师之特殊宗风。碧岩录第八则(大四八·一四八中):“翠岩夏末示...(杂语)Samāpta,译曰成就。已竟护摩时所用之语也。见诸仪轨诀影七。...(杂语)至极之地位。言佛也。行事钞下四曰:佛为极地之人。...子题:违僧谏戒谏竟即犯、不受谏戒要待事成、别谏谏止即结谏作待成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问:‘ 违僧谏中 , 谏竟...(菩萨)犹言生身菩萨。以父母所生之身而至菩萨深位之人也。宋求那跋多罗三藏,悬记六祖称为肉身菩萨。楞严经八曰:...(书名)大乘庄严经论之略名。...【宣说正法】 p0888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三页云:宣说正法者:谓于获得自胜义利若无堪能;为说正法,伴助令彼发生...云龙山位于江苏铜山县南,常有云气蜿蜒如龙,故称之。东岩石峰围绕,上有兴化寺,寺内有大石佛,石佛为半身坐像,高...凡二十卷,另有目录一卷。清代临济宗僧丈雪通醉(1610~1693)着,康熙三十二年(1693)重刊。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术语)谓生死梦幻之境也。吽字义曰:长迷一如之理,常醉三毒之事,荒猎幻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求净土,是人来生多感富贵之报,亦多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几经劫难,暂得人身,因循自误又半生。荒唐过日,前路茫然。实又可恼,又可悲,又可怜。 穷途末路,流落它乡,徘徊...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朝时,洛阳有一位居士,姓王,因为受五戒,所以被称为王五戒。这个人在当地...
一 佛,就是觉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给予你启发和帮助的人或物。 有位僧人说,学佛,可以先学儒和道(言下之意是学佛首...
我们众生现在梦中,在这里造业,在这里寿命短暂,在这里冤家对头碰面,在这里(求)梦幻的功名利禄,在这里竞争,但...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银幕上白白的,电视荧光幕也是,所现的影像有,都是如梦幻泡影...厌离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会聚故。 欣慕心:西方万福庄严,寿命无尽故。 报恩心:父母师长洪恩,唯佛可报故。 恐...
无相佛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相宗 | 下篇:无相教 |
谓废舍言诠而直指其理。系法相宗所立。又作废诠辨实。与“依诠谈旨”相对。即废言诠之分别,直辨其实;所谓一真法界...
吒枳王
一字禅
三波多
极地
不受谏戒与违僧谏戒不同
肉身菩萨
庄严经论
宣说正法
云龙山石佛
锦江禅灯
幻野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推荐】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行香子怀净土词

受驴身偿债五年

佛法,一种终极智慧

一日无常到,唯有业随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