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传心法要上曰:“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减劫佛方出世】 p1187 俱舍论十二卷八页云:论曰:从此洲人寿八万岁,渐减乃至寿极百年。于此中间,诸佛出现。何...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载,佛于涅槃会上,告诸菩萨,住于大乘,知七善法,称为具足梵行。七知即:(一)知法,知十...四业之一。又称不定受业、不定业。谓所造作之善恶业,因其势力微弱,尚无法决定将于何世受果报,此业即称顺不定受业...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属之,南赡部洲的二中洲是遮末罗洲(华译猫牛)和筏罗遮末罗洲(华译胜猫牛)...【奢摩他】 p1173 瑜伽十一卷七页云:奢摩他者:谓九种住心,及奢摩他品所摄诸法。谓于自他、若衰若盛、可厌患法,...(术语)宗家所立之法身各异,其观法亦不同,今言性宗之法身观,往生要集中本引诸经,明观佛之法身,以真如平等五相...运载之义,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运载到涅槃之彼岸去。乘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别。...又称十一遍行惑。指遍行因之惑。即迷于苦谛十惑中之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及迷于集谛七惑...【心相应行蕴】 p0354 如行蕴中说。 二解 品类足论二卷十四页云:心相应行蕴云何?谓心相应法。此复云何?谓思、触...【全分无量法界妙智】 p0634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三页云:复言:世尊!全分无量法界妙智,为何所缘?有何行...(术语)以轮压造油,杀害麻中虫之罪也。十轮经四云:善男子譬如压油,一一麻中皆生诸虫,以压油轮压取之,即得油。...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拥有强大的内心,可以更坦然地面对挫折,可以更细腻地品味生活,可以更理智地面对诱惑,可...出污泥而不染是荷花的四品质之一。也是荷花最动人的地方。佛教之所以特别崇尚荷花,也在于荷花的高洁。 但是,荷花...
佛在过去生行菩萨道时,曾经是帝释天,虽居崇高显荣之位,而恒常作苦、空、无常、无我之想。静坐时,思惟佛法义理;...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这桩事情就用了两个比喻进一步加深理解。因为在大乘的圆顿的教理当中,它都是很深...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加分辨,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便盲目相信吃动物的身体部位能滋补与之相应的自己的身体部位。比...
给你一元钱,然后你给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无人会答应!世人对交易之事往往左右权衡,前后思量,深怕自己亏...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垂形六道。遍于十方微尘佛国,普现...
春节就要到了,许多市民要到庙中礼佛祈福来年,可苦于对佛家的许多规矩并不清楚。晶报记者特意就此走访弘法寺顿普法...
无求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沙矩摩 | 下篇:无明 |
十地,谓菩萨所证之十地位,即指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减劫佛方出世
七知
顺不定受业
八中洲
奢摩他
法身观
乘
十一遍使
心相应行蕴
全分无量法界妙智
压油轮罪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荷花与污泥

只隔了一世见面,就彼此不知不识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不可盲信吃动物身体能补己身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