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二卷八页云:论曰:从此洲人寿八万岁,渐减乃至寿极百年。于此中间,诸佛出现。何缘增位、无佛出耶?有情乐增,难教厌故。何缘减百、无佛出耶?五浊极增,难可化故。言五浊者,一、寿浊。二、劫浊。三、烦恼浊。四、见浊。五、有情浊。劫减将末,寿等鄙下。如滓秽故,说名为浊。由前二浊,如其次第,寿命、资具、极被衰损。由次二浊,善品衰损。以耽欲乐自苦行故。或损在家出家善故。由后一浊,衰损自身。谓坏自身身量色力念智勤勇、及无病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位于河北房山县西南。即石经山。因时有白云绕山麓,故称云居山。有五峰,号五台,唐金仙公主各建白石小塔于其上...(术语)智慧广大,包含诸法故曰藏。五教章上曰: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宗镜录十八曰:一切众生自心处...【唯识教所得胜利】 p1009 唯识二十论五页云:复依此余说唯识教,受化者、能入所执法无我。谓若了知唯识现似色等法...(名数)喜见城外面有四苑:一众车苑,帝释欲游戏,入此苑,则种种宝车,自然涌出。二粗恶苑,帝释欲斗战,入此苑,...修善作福之际,告白发愿意趣之文辞。又作祈愿文、发愿文。如于建寺塔、造经像、设斋、修法等之时,记述施主发愿之文...(术语)不犯十恶,则谓之十善。天台云:十善有二种:一止二行。止则但止前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乐一切。...(术语)从死相而验知未来之果也。出瑜伽论。...梵语 āhāra,巴利语同。牵引、长养、持续之意。即牵引、养育众生之肉身或圣者之法身,而使之存在,并永远保持其状...圆满者,谓诸无学阿罗汉果摄等所有灭。无庄严者,谓慧解脱阿罗汉所有灭,无三明等最胜功德所庄严故。...【杂染十因】 p1412 瑜伽三十八卷十一页云:又于一切杂染缘起所有种种名想言说,谓无明行、识、名色、广说乃至老死...(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左手置膝,右手置颊,为见莲花之形者。...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如果我们跟全圆的华严经比较就会发现无量寿经也全体具足着华严的境界,华严在事法界当中,前面的事法界、理法界、理...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如果有人奉行十善法,将来命终得生天上;若造作十恶法,便会...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比丘尼,其中有位年轻的比丘尼,他也是发好心、立好愿,跟随佛陀出家。但是他有一种习气尚未去除...在人间,父母、子女亲情难以割舍,面临生离死别之时更是苦痛难言。人生在世,首先要体悟的道理,就是「苦谛」: 在...
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在这个无边无际的法界中,生活着无量无边的生命,而且这些生命皆有佛性,终能成佛。这些生...
消灾治病有求必应 病有能医者,有医不能医者。能医者,外感内伤之病也。若怨业病,神仙亦不能医。念佛,便能令宿世...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第一章 译名辨异 梵名乞叉底檗沙,此云地藏。而诸经译传,亦有增文,列举如下: 地藏菩萨,此为...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着放平心态,或许生活就会更阳光! 《爱父母的五不怨》 1、不...
减劫佛方出世
【法相辞典】
【减劫佛方出世】 p1187
上篇:诃摈 | 下篇:闷 |
一行,是我国古代有数的天文学家,也是密宗教理的组织者。他生于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圆寂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
云居山
智藏
唯识教所得胜利
帝释四苑
愿文
十善
验来果
食
圆满
杂染十因
施乐观音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众经之王《华严经》的不思议功德

善修奉行十念法
诓骗同伴的鸟儿
体悟苦谛的小沙弥

堕落到畜生道的业因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病好的几则故事
弘一大师《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