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愿为体,一众生无边誓愿度,念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愿求度之,令入大般涅槃也。是饶益有情戒,亦是恩德之心,亦是缘因佛性,亦应身菩提之因也。二烦恼无边誓愿断,愿求自断无边之烦恼也,是摄律仪戒,亦是断德之心,正因佛性,法身菩提之因也。三法门无尽誓愿知,是愿求觉知无尽之佛门也,是亦摄善法戒,智德之心,了因佛性,报身菩提之因也。四无上菩提誓愿证,是愿求证得佛果菩提也。由前三行愿具足成就而证得三身圆满之菩提,还亦广利益一切众生也。二缘理菩提心,一切诸法,本来寂灭,安住于此中道实相而成上求下化之愿行,是为最上之菩提心,谓为缘理之菩提心。见往生要集上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唐文宗太和三年,苏州重玄寺刻石壁经成,白居易作碑,法华经六万九干五百五言,维摩经二万七千九十二言,金...行事钞·忏六聚法篇:“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则理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若论律忏,唯局道众。由犯托...于禅林中,主掌经藏之职称。又称知藏、藏司。为六头首之一。主事者须通义学。藏主为藏殿之主管,掌管禅院大众之阅藏...恶语者,谓恶之言语。修行之人,凡有所说,当说善语,不应恶语。...子题:生藏、熟藏 行事钞·对施兴治篇:“十诵,若到食处,应默然一心净持威仪,生他善心。当徐入徐坐。应观是食难...(术语)又曰坐夏,夏安居也。法显传曰:度陇至干归国夏坐。...梵语 āsrava-ksaya-jāna-bala。 即了知永断烦恼惑业而不再流转生死之智力。为如来十力之一。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物名)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之略名。...由菩萨地至佛地间之行位。包括种性地、解行地、净心地、行迹地、决定地、决定行地、毕竟地七位。(一)种性地,乃佛道...(?~1314)日本临济宗僧。出云岛根县人。早年师事潜溪虎谦,修习禅学,并通内外之学,住东福寺。著有诗文集旱霖集...因明用语。“有非有”,部分为有,部分为非有之意。于因明论式中,宗同品之一部分具有能立法,一部分未具有能立法者...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龙藏本)...普贤行愿品...好些人吃素的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我认为,吃素虽然对身体有很多益处,但是它的益处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对肠胃、营养有...
如果人人都无欲无求,依佛教去修行,人类岂不要灭绝了?其实。即便真的出现了人人出家的情况,世界也不会灭绝。 古...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很重要,在勤修苦学之前,首先要志存高远。...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和动物打交道,记得我上小学时我们家就养奶牛,听妈妈说我们家以前还卖过貂,后来开始卖驴肉,都...苏城是带着父母的厚望出过留学的。 苏城的父母一直为自己没能好好读书抱憾,就把这份期望都寄托在苏城身上。苏城很...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故。二、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故。三、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们任劳易,任怨难,多做点事累一点没有关系,做了事还挨骂,这...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先置办做鬼...
二种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菩提心 | 下篇:三种菩提心 |
【释迦菩萨何时修满六度】 p1456 俱舍论十八卷九页云:我释迦菩萨、于何位中,何波罗蜜多、修习圆满?颂曰:但由悲...
石壁经
忏悔法化制通局
藏主
恶语
受施对观过患
夏坐
漏尽智力
自化作苦经
七地
梦岩祖应
同品有非有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素食能帮人「清心」

如果人人出家人类会灭绝吗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活驴现杀,受现世报
孝顺父母不能等

净土教起之十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