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观无量寿经曰:“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智度论四十一曰:“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观经玄义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日经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净信心义也。”又曰:“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植物)是鬼子母神所持之果物,一切供物果子之中,石榴为上。瞿醯经奉请供养品曰:其果子中石榴为上,于诸根中毗多...子题:破戒、不名破戒、清净真实悔过 随机羯磨·忏六聚法篇:“律云,有二种人:一者愚痴,谓不见犯,虽见犯,不能...指安置于日本奈良县吉野郡金峰山藏王堂之本尊。又作藏王菩萨、金刚藏王菩萨、金峰山权现、金峰菩萨。相传为日本修验...恶说者,谓恶言说也。徒为无用之论义者,是为恶说,修行之人,恶说不可有也。...亦名:不捉持金银功德 子题:清净圣众福田、戒之功德胜于布施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涅槃云,若能远离八毒蛇法,是...(术语)一夏九旬之安居也。行事钞上之四曰:由夏中坏行义多招讥复重故。文云:自今已去听三月夏安居。...指烦恼断尽之阿罗汉。又称漏尽阿罗汉。乃阿罗汉之异称。漏,烦恼之异称。阿罗汉断尽烦恼,于一切法无著无执,永入涅...(名数)戒律入僧伽中当守五种之规法。五分律曰:佛言入众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说余事...因明用语。印度古因明论师弥勒所立,为有关论议要件之七种规定。即论体性、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指佛典中有关梦之经文。小乘佛典与大乘佛典对梦之看法、解释,均有不同。前者非以梦之本身为对象,而系意图假托梦来...因明用语。有,全有之意。因明论式中,全部宗同品或因同品均具有能立法所说之义者,称为同品有。例如声论师对佛教徒...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断除妄想,去除思虑。持咒,要注意三点:无断,无虑,无住。也即是,无间断,无思虑,无留住。 1....有些人在修轮回痛苦的时候,会出一些问题。我遇到过这种陷入极端的人,他们在没有观修轮回痛苦的时候,对生活、工作...
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一个修行人从初发心到...
为父母者,不能过度溺爱子女,应以教育子女实践古圣先贤所说的道理。不能只教其文字知识,以为能谋利禄求功名作生计...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绝症患者,若知来日无几,即会考虑生死问题,见死时房屋、财产等毫无用处,亦无法带走...
问: 听说经典、佛像不可以烧,请问已旧或者已损坏的佛像跟经书怎么处理? 天因法师答: 旧的经本没有损坏很严重,...
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种菩提 | 下篇:二种菩提心 |
【蕴与取蕴差别】 p1453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四页云:问:蕴与取蕴、有何差别?答:名卽差别。彼名为蕴,此名取蕴。...
石榴
忏悔法
藏王权现
恶说
受持不捉金银戒功德
夏安居
漏尽比丘
入众五法
七因明
梦经
同品有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持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端正思想消除极端

佛的十力与四无畏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为父母者,不能过度溺爱子女
圣严法师《地藏菩萨的本誓愿力》

供斋与供物,不及刹那念修无常殊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