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吴支谦译。先叙萍沙王之五愿,后叙弗迦沙王之出家,佛为说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山名)旧名白带山。因隋时静琬尊者刻经于石洞,故云石经山。紫柏老人集十五曰:灯下读唐苏州刺史白居易重玄寺石壁...资持记释云:“请主,简人中,初文,前约犯重简。五八十成边罪,具戒成二灭。准通十三难人,皆不得请。下约轻罪简。...(一)梵语 pitaka,巴利语同。音译作必棏家、比摘家、比吒迦。乃篮或箧、箧藏之义,引申为仓库,或学之义;复由此义...不应行者,谓一切恶,是不应行,分为不应行及应离之二。...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多论又云,若殷重心,则有作与无作;轻浮心者,不发无作。”资持记释云:“引论示心。重轻二...(杂语)又曰索话。学人上堂,有疑不决,则出众请问。是曰索语。今上堂之垂语,亦云索语,甚失古意。见象器笺十一。...指漏失戒律而不守持。即破戒、犯戒。持戒比丘一旦破戒,如盆漏水,戒体即毁。大集经卷九(大一三·五七上):“从戒...(术语)梵语曰阿婆拿Svayam,对于作为而云,自然之义。阿怛摩Ātman,对于他而云,自己之义。见梵语杂名。...(术语)入寂灭也。梵语涅槃,一译寂灭。离烦恼云寂,绝生死之苦果曰灭。故证果人之死,名为入寂。...因明用语。据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七载,因明对论法中,对诸种质问答辩之种类有七种情形,即对于“A是B,或B是A否...即梦中所现善恶之相。此处指大方等陀罗尼经(北凉法众译)卷一所说“十二梦王”之梦相。十二梦王又称十二神王、十二...毗尼日用切要...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赵州禅师,与他的侍者文远对话: 师因与文远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云:这里好造一个巡铺子。 文远便去彼中立,云:...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 ~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1995 年撤县并入苏州市)人,卒谥...元生公,是我已故的曾祖父。他生前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感人的往事 有一次,他在旅途中,遇见一位卖皮货的商人,正赶着...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也没有资格去浪费粮食...
一、孝亲友爱 谁无父母?谁无兄弟?动物孝亲友爱的天性,尤为令人感动。它们的真情与遭遇,讲述者为之伤心,听闻者...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剑,这个宝剑在我们世间上是杀人的,菩萨还杀人呀?不会的...有人说现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戾之气。所谓嗔,是个总名称,它的内容包括不满意、愤怒、怨恨...
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如来一代时教,智慧深广如大海,功德宏博如宝山。八万四千法门,渐顿各称所宜;众生随缘信...
萍沙王五愿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庵罗卫女 | 下篇:菩提 |
【类智所缘】 p1446 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类智何所缘?谓缘色无色界系诸行、及一分无漏法。何故类智缘色无色界系诸...
石经山
忏悔主简人
藏
不应行
受戒心轻重
索语
漏戒
自
入寂
七句答
梦相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赵州和尚的耳刮子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知恩图报的马儿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物犹如此》白话选译

文殊菩萨为什么要高举宝剑
圣严法师《瞋心与慈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