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语曰阿婆拿Svayam,对于作为而云,自然之义。阿怛摩Ātman,对于他而云,自己之义。见梵语杂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处得】 p1019 瑜伽八十四卷十页云:言处得者:名色增长,六处圆满。 二解 如生支差别中说。 三解 品类足论一卷七...(1631~1708)清初临济宗僧。浙江嘉兴人,俗姓陈。十一岁,投礼本县之精严寺清隐房尔廉,习瑜伽教。二十六岁,就圆...【吨申欠呿】 p1447 法蕴足论八卷十四页云:云何吨申欠呿?谓身低举,手足卷舒;名曰吨申。鼻面开蹙,唇口喎张;名...【阿毗昙】 或云阿毗达磨,此云无比法,谓无漏法慧为最胜故。四教义曰:无比法,圣人智慧,分别法义也。新云阿...亦名:诤有四种 子题:言诤、觅诤、犯诤、事诤 戒本疏·七灭诤法:“佛言,诤有四种:一、 言诤 者,谓评法相是非,...【无恶无恶缘见】 p1076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八卷十二页云:诸有此见:造教造煮教煮害教害,杀诸众生,不与取,欲邪...(印相)先以二手合掌当心,即以二头指附于二中指之背,并竖二大指,捻二中指之中节。...即指以白色丝绢所制,张悬于佛顶之天盖。意谓以白净之慈悲,遍覆法界众生,犹如以伞被覆于人之顶上。于密教,灌顶之...华严宗第四祖澄观,居五台山清凉寺,唐德宗诞辰,讲经内殿,以妙法清凉帝心,赐号为清凉国师。...(名数)【又】一断断,于所起之恶法断之又断,故名断断。二律仪断,坚持戒律慎守威仪。不令恶起,故名律仪断。三随...指阿修罗道之王。诸经典中,列举不少阿修罗王之名,其中,法华经序品列有婆稚、佉罗骞驮、毗摩质多罗、罗睺等四大阿...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某个安适的午后,人们正在树下乘凉、聊天时,突然听到一只小鸟奋力鼓动翅膀的声音,以及哀凄无奈的叫声。 仔细一看...每天花一点时间想想应该感谢谁。感激与内心的平安是携手同行的。对生命的恩赐越真诚地感恩,就越心平气和。 在清早...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住所时,因为房门太小了,头不小心撞在门框上,富兰克林痛得掉...
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于是以念佛一门,而分四种:曰持名念佛、曰观像念佛、曰观想念...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
你要知道怎样叫「念佛」。念头是真的放在「佛」,那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很多人是这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梦窗国师(1275-1351)是日本明代着名禅宗高僧。他开创了位于京都岚山山麓的天龙寺,闻名于世的日本相国寺奉梦窗国师...
自
【佛学大辞典】
上篇:延庆寺 | 下篇:自力 |
禅林用语。谓禅僧行脚游方时,携带钵囊及拄杖遍历诸方,于终了时,便挂钵囊。引申指结束遍历诸方之参学。从容录第二...
处得
香严桂
吨申欠呿
阿毗昙
四诤
无恶无恶缘见
甲胄印
白盖
清凉国师
四正断
阿修罗王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小鸟与阿育王
用感恩的心来过日子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居士信佛不能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通过报身佛的无量相好,能否见到法身如来

善用这个念头,是心就是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