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指以白色丝绢所制,张悬于佛顶之天盖。意谓以白净之慈悲,遍覆法界众生,犹如以伞被覆于人之顶上。于密教,灌顶之时,使用于“伞盖行道”之盖,于金刚界设赤盖,胎藏界设白盖。上述之赤盖出自陀罗尼集经卷四、卷十二,白盖出自大日经疏卷八及一字佛顶轮王经卷五。此外,阿阇梨以白盖覆盖弟子,表示大日如来之大悲加持;其白色即为大日之色。又胎藏界之白伞盖佛顶尊之三昧耶形即为白色伞盖。[慧琳音义卷三十五、传法灌顶初夜作法理记卷下](参阅“伞盖行道”4855) p210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大乘戒三种受戒之一。诸佛菩萨入灭后,于千里之内择其先受戒之菩萨,依之受戒而得相传之正法戒,称为中品戒。据菩...(术语)于顺逆诸法得自在之禅定。智度论四十七曰:得此三昧,于诸法中逆顺自在。...(经名)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说阿弥陀事之经典,此其最小品也。又以无量寿经之异译有称大阿弥陀经者,故用以为别。...梵语 su-manas。即心中适悦之相。为五受之一,称为喜受;又为二十二根之一,称为喜根。依俱舍论卷三载,初静虑、第...(术语)六根之一。眼识发生之所依者。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其体质清净,是为实之眼根,不可以肉眼见者,是名胜义根...(名数)阿弥陀如来于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在世自在王佛所建立之誓愿也。无量寿经上说之。是为由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选...【二十随烦恼与五别境俱】 p0046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一页云:如是二十,与别境五,皆容俱起。不相违故。染念、染...梵语 ubhayato-bhāga-vīmukta。“慧解脱”之对称。九无学之一,七圣之一。断烦恼、解脱二障,于定、慧得自在成阿...谓于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五悔中去除忏悔,以其余四者称为四悔。法华忏法之仪式中,先前既于六根段修第一...(流派)胜论数论之二论也。性灵集七曰:胜数典文,尚溺三有之水。...【有资生具不施求者戒】 p0560 瑜伽四十一卷十六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饮食等资生众具,见有求...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若有丝毫求来生心,便非真信切愿,便与弥陀誓愿间隔,不能感...
问: 请开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怜惜妇人,而堕落人道,请问与佛教导众生发慈悲心有矛盾吗? 大安法师答: 文昌帝君...
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一心三观 一心三...唐朝时,有位名叫懒残的禅者,修行造诣极高,遐尔闻名。一日,皇上委派使者请他进宫。使者到来时,禅师正在山中烧烤...在拘睒尼国的美音精舍,佛陀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有一个老梵志,整天高举着火把在城市中行走,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外缘。 内因是暇满人身,这是我们能够修行的主因。我们今生今...
在佛法里面,有很多经典都在介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乃是古佛再来,称为正法明如来。因地当中就以大慈大悲著称,...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为诸比丘开示:比丘们!当行慈心,广布慈心,因为修行慈心,所有瞋恚的心...
白盖
【佛光大辞典】
上篇:白槌 | 下篇:白胶香 |
菩提、福德、智慧、羯磨。...
中品戒
逆顺三昧
小阿弥陀经
喜
眼根
四十八愿
二十随烦恼与五别境俱
俱解脱
四悔
胜数
有资生具不施求者戒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文昌帝君轮回的启示

观一切法即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禅者的心境
如盲执烛
修行中常见的三个毛病

至诚念观音菩萨就能逢凶化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