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如观音现三十三身,佛菩萨普示现种种之身,济度众生也。大日经疏二曰:“当念我当得门证自然之慧然后普现色身而演说之。”法华经科注八曰:“普现色身形无定准,不可牛羊眼看,不可以凡愚识度。”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大乘空十喻法之一。智度论六曰:如虚空者,但有名而无实法。虚空非可见法,远视故,眼光转见缥色。诸法亦如...(杂语)法苑珠林三十五曰:畜生中云何知有宿命?答如婆娑论中云:昔有一女,置儿在地,缘行他所,时有一狼将其儿去...有漏和无漏。漏,为漏泄之义,即指烦恼。有烦恼而轮回生死,叫做有漏;无烦恼而能出离生死,叫做无漏。...(术语)胎藏界三部之一,又金刚界五部之一。总该曼荼罗诸尊中为佛之形像之部属而称为佛部。...于密教入坛灌顶时,本尊授予行者“外五股印”,而与灌顶职位,称为授手印。系以右手授左手,以左手授右手。此即“父...(术语)梵语檀那Dāna,离悭惜而施与他之义。唯识论九曰:施以无贪及彼所起三业为性。又曰:施有三种:谓财施,无...(术语)近六波罗蜜之波罗蜜也。菩萨自初地至第七之间,在漏无漏间杂位,因烦恼而故意修行,非任运无功用修行也。此...【念】 p0802 瑜伽三卷七页云:念云何?谓于串习事,随彼彼行,明了记忆性。又云:念作何业?谓于久远所思所作...【如来死后为有为无等亦不应记】 p0585 俱舍论三十卷五页云:复以何缘,世尊不记如来死后有等四耶?亦观问者阿...【诸行俱时不顿生】 p1354 瑜伽五十一卷十六页云:问:若一切行,各各差别有生因者;何因缘故,诸行俱时,不顿生耶...【四圣种】 p0409 瑜伽十四卷八页云:又有四种,为令解脱速得圆满,勤修行者,圣解脱欲,胜任持法;为断四爱,增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信徒问:师父!什么是开悟? 开悟,就是找到真正的生命。 透视人生悟得真理,而能不迷惑,这就是个开悟的人。 开悟...
前面讲因果的错综复杂关系,其中有一点让一些人难以相信的就是这个善恶,看到善人往往受罪,处境不好。恶人往往得势...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父的依宿处,我们修建寺院,没有师父居住,那么,寺院的意义是...
有这样一个师父,他刚出生时,人们就叫他大和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在一个念佛堂讲课,一个居士向师父诉苦:丈夫生意忙,天天在外应酬,晚上酒场多,十二点前很少回家,回来也是酩酊大...
百丈怀海禅师是禅宗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著名的《百丈清规》便是由他制定的。据《五灯会元》记载:百丈禅师...从前,有一个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适宜于什么样的人所爱用,因此,一切杂物,一经过他的转运,很快地...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前往王舍城宣说佛法,以度化憍陈如等人。 当时,释提桓因、频婆娑罗王也各带领了八万四千...
普现色身
【佛学大辞典】
上篇:普渡众生 | 下篇:普现色身三昧 |
【贤守定】 p1341 成唯识论九卷十六页云:三、贤守定。谓此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
虚空喻
五百生怨
有漏无漏
佛部
授手印
施
近波罗蜜
念
如来死后为有为无等亦不应记
诸行俱时不顿生
四圣种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慧律法师《感受错误就会增添烦恼》

三世因果迟速有报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预言竟成真
乖,听话
